……
當李福德提交完明經科的試卷,已經十分疲憊了,十幾張卷子的填空題,論述題,已經將他做得頭昏腦脹,恍惚間好像有許多隻蚊子在眼前飛舞,脖子又酸又疼。
考試院提供的晚飯只有鹹菜稀飯和白開水,李福德拿出提前做好的肉鬆餅,是李鄲道親手將肉撕成這般模樣,再借著叫花雞的火炁,滿滿烘乾水分才鬆軟不塞牙的,外面則是一層豬油一層面粉的的酥脆餅殼。
豬油還特意用蔥炸過的,可以增加食慾。
就著白開水,吃了兩個肉鬆餅,李福德靜坐一會,李鄲道教會了他打坐恢復精氣神。
等著徹底黑不隆冬之時,其實外界不過申時。
外面淅淅瀝瀝又下起了雨,寒風從門縫裡灌進來。
原本或許不冷,進了考試院,卻多了一股子陰風,不再是過葉穿林之風。
李福德將桌子靠著牆推去,把兩件衣服墊著下面,拿著狐狸裘毯子裹著自己,拿著胳膊當枕頭。
桌子不算寬,側著睡卻也夠,李福德眯著眼睛,似睡非睡,腦海裡卻是回憶這些日子做的文章。
城隍紀信此時也去巡查其他地方了,但沒有一個小鬼敢犯這裡。
李福德回憶著文章,文氣便如火如炬,身上的浩然正氣也越發覺醒。
特別是李福德回憶起那篇“為死者嘆。”
驚惹諸多小鬼驚異,這是位能為底層人民發聲的儒生,天生是做官的料。
當下十分期待,甚至圍到周圍來。
李福德在睡夢中見有人跪拜自己。
“我有冤情要述,今日得見您的文章,便知良人,特來請願。”
“你可講來”
………
等著雞叫兩聲,小吏已經拿著鑼敲了一路:“諸考生自行洗漱,不得走出考場,一刻鐘後用早膳。”
……
早上喝的還是稀飯鹹菜,加白開水。
李福德朦朧記起昨夜的夢,不顧考場,將夢境寫下《沉冤錄》幾個字。
又一一寫下姓名。
每寫下一個名字,似乎有一聲應答在耳邊。
而都城隍巡查回來,看到這一幕,不禁點頭:“這一家子,倒是都是有氣運的,只是過剛易折,木秀於林,風必吹之,卻也有些磨難。”
等著第二場考試開始,便是明法科,考的就是斷案的本事。
李福德看著卷子,一共三道大題。
第一道是默寫律文和判斷是非之題。
第二道大題是已經結案,但要找出其中蹊蹺之處,如何翻案。
第三道就是一道論述題,明法與治國之論。
李福德竟然直接從第三題開始“外儒內法,漢繼秦制”
以秦漢作論,秦法治,漢前期黃老,後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其已然繼承了秦朝法家治國的思想。
從“漢律”得秦律之精髓,便可看出。
李福德筆墨一動,便有律令飛舞,文章散發香氣,將考試院中的黴味衝散。
一字重一銖,一篇下來,便是字字珠璣,花團錦簇,錦秀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