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紙上寫出好些個字來,從裡面挑。
跟給小孩取名字一樣。
發動全家人之力,還包括了丫丫。
“這個玉春堂怎麼樣?”李福德看著這些字,感覺能組成堂號的,還好聽的就那麼些。
“還有更好的嗎?”李鄲道問道。
“玉和堂呢?”李福德覺得這個也不錯
“差點意思。”李鄲道搖搖頭。
“玉瓏坊呢?”
“像是聽姑娘唱曲的地方。”
“和德堂呢?”
“這個倒是符合我的意思,但是和德跟堂不搭,和德館倒是好聽些。”
“太乙館呢?”
“口氣太大了吧。”李鄲道疑慮道:“還不如救苦堂呢。”
“救苦不如濟世。”李福德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咱們雖然有這個濟世的想法,但是也得有能力不是?”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要哪個嘛!”老爺子覺得李鄲道要求忒多,就他覺得李福德那幾個提議都挺好的。
“有道家韻味,有醫家慈悲。”李鄲道說出自己的要求。
“妙春堂吧!”李福德道:“雖然聽著像是個道館的名字,但既然坐了你這麼個修行之人,也相當於半個道館,又有妙手回春之意。”
由於意見不統一,後面又有什麼春仁堂,道醫館,杏春堂,岐黃館,祛病坊之類的爭執。
李鄲道大手一揮:“以後這些堂號都要了,開一家分店,用一個堂號。”
暫時定下的李記藥鋪改名的堂號就是“玉春堂”了。
怎麼說呢?改了這麼多名字,最終決定用第一個方案。可能是全世界糾結症患者的通病。
決定下來後,老爺子就去找譚木匠了。
李鄲道也跟著李福成一起去的藥鋪。
“上元節快到了,是吃元宵的時節了。”李福成看著街上已經有小販在滾元宵賣著吃了。
如今糧食價格又跌了,年前六百錢一石,現在就只要五百錢了。
元宵也就便宜起來了,十錢一碗,一碗六個,是桂花芝麻餡的。
“元宵好做啊,豬油,桂花,芝麻,糖。”李鄲道說著:“祭祀天官,天官他老人家也是喜歡的,這段時間正打算做來著,除了元宵,還有油果子,芝麻球,等艾草長出來還有青團兒。”
不愧是吃貨李鄲道:“什麼糯米餈粑啊,紅棗糕啊,豆沙包……簡單容易做,又好吃得很”李鄲道張口就來。
“等祭祀三官大帝,上元法會,祈求賜福的時候,多做一些,在三官大帝老爺面前混混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