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我們組只商隊,從絲路西去?”
“去不了!哥哥!”李鄲道給劉富潑冷水:“戈壁危險!而且你也說了,那邊是大食,吐蕃了,三不管的地帶!”
李鄲道再算算,西域諸國後世幾本沒有一個存下來的,都變成沙漠了,萬一去的還是什麼類似於羅布泊禁區的地方,那不得死在哪?
還是那句話,自己不熟悉的賺錢方式,不要盲目跟風。
劉富道:“那個大食人怎麼說,我們不去採,也不能叫他得了便宜去!”
李鄲道摸摸自己的下巴:“有緣遇到他再說吧,反而是哥哥你,以後怎麼說?還是去做貨郎嗎?”
“我是算了,我打算看看跟著大商隊,走兩年。”
看來劉富對金礦還是不死心,也對,誰對金礦會無動於衷呢?
李鄲道也不多問:“今天的事情,全當弟弟我沒聽過!這些錢,哥哥先對付幾天。”
“我之前還有積蓄放著,現在去取出來,不用弟弟的了。”劉富道:“就此別過吧!”
劉富一走,李鄲道就嘆了口氣:“性情大變啊!”
將賬目盤著算了幾遍,收了心,定了神。
將店鋪門關了。
李鄲道就回去了,估摸著木椿子也該打探完畢了,是該去問問了。
回去路上,又看到了八戒和尚:“今日不是叫你來吃飯嗎?怎麼不來?”
“回師父,我自己討得了一些素淨齋飯。”
李鄲道頓時板起臉:“為什麼去討食?自己沒有能力賺取嗎?你掃了街,我給你飯吃,這是應得的,為什麼非要討食?”
“你要修廟,也是要自己去賺的,人家主動願意給,那是例外,你去討做什麼?”
“這個……”這又給八戒整不會了。
“不要隨意去討要百姓的東西,你幹了這一天活,賺多少?他們賺得比你還少!憑什麼你去討一討就能拿到他們辛辛苦苦賺來的財富?”
“這是佈施功德,佈施有大功德!”八戒道:“這是發散善心,鼓勵眾生得出善念,為菩薩乘。”
怪不得叫心地善良的人叫菩薩。
李鄲道卻不同意:“你需要同情嗎?你值得他們發散善念嗎?將自己那點吃不飽的東西,還給你吃?這種善念你受得起嗎?”
“為什麼不是你佈施他們?你得菩薩乘?你用你僅僅賺來的那幾個錢,去救濟那些人。”
“這!”八戒陷入深思:“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這是他常常聽的話,如今想來,確實有些不妥。
李鄲道又問:“你知道迦葉乞食最窮苦之老婦人的故事吧?”
“阿彌陀佛,此乃佛諺。”
李鄲道說道:“三觀不正,你好好想想吧!人的窮苦是生來註定的,還是被剝削造成的,是要考佈施和尚得天人道,還是靠自己勤勞,能在人間衣食無憂?”
“自食其力,一日不勞作,一日不食,莫要去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