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夫,我就是怕這牛影響春耕,萬一吃東西吃得少,越養越瘦,那就難辦了。”
“不會的。”
得了肯定,那人又歡天喜地的回去了。
李鄲道又在店鋪坐了一上午,來了兩個昨晚勞累過度,雙腎一抽一抽疼的,開了點滋補腎精的藥。
這個是李福成開的,李鄲道看得出來,老爹在看男科方面,還是有些經驗的。
李鄲道於是就放心叫老爹一個人住鋪子裡,獨自一個人,前往調查涇陽縣最近失蹤兒童了。
……
“老夫人,外面來了個少年郎,長得丰神俊朗,帶著些禮物,說是來拜訪老夫人。”
“少年郎?”在堂坐著的老夫人道:“他可說了他的名號?”
“老夫人,是最近風頭正盛的,孫思邈真人的弟子,李鄲道,小李大夫。”
“這麼說,原來是前日認的義親,今日就有後輩上門來了。”
“那個李戚氏,看面相是個富貴模樣,就是身上樸素了些。”下面一個約莫三十的女眷道:“不過確實能幹,誰家若是得了這麼個媳婦,定然是越加興旺。”
“我倒也是跟著你們老爺過過苦日子的。”老太太道:“你們倒自認起富貴來了。”
“既然來拜訪了,就叫下人們擺下桌子,放些糕點,後面小廚房吩咐做幾道菜,準備留客,我們不要唐突了禮數,怠慢了他,縱然他只是個後輩。”
“那就由媳婦來接待吧,認義親的是媳婦我,我正好來接待接待,前些日子正好聊到育兒經,我倒是感觸頗深……”
“唉!”老夫人嘆息道:“內裡看守也算森嚴,怎麼就進了賊人了……”
……
李鄲道坐在外廳,有人倒茶,不過唐茶加酥油,加鹽巴,李鄲道是喝不慣的。
盧府倒還是挺大,只是人丁略少,僕從數個,冷冷清清。
沒過多久,從裡面出來個婦人,面色略帶憔悴,眼睛也腫,只是現在稍微打起精神來,道:“原來是侄兒來了,我跟你娘一見如故,認了義親,本該也去你家拜訪拜訪,只是缺了男丁,不想侄兒先來了,也不提前通報一聲,弄得有些手忙腳亂的。”
李鄲道作揖:“見過嬸母。”又道:“嬸母,不用勞心招待,我這次來倒不是其他,只是聽聞府上走失了人口,我又知道一些線索,因此來接待問問嬸母什麼情況,萬一能找回來,也是善事一件!”
“什麼?”那盧家主母一下站起來:“你知道線索?”
“你可有我兒訊息?他過得怎樣?若是要贖金的儘管說,多少錢都應的……”
“嬸母,我不是要贖金來的,我也不知道弟弟過得怎麼樣,只是最近涇陽縣,出了好多起拐賣之事,恰巧,之前我和那丐門中人交過手,因此想順藤摸瓜,把孩子們都救出來。”
“唉!”一瞬間,那盧家主母就失落萬分,但至少現在有根救命稻草給她抓住,問道:“侄兒,你想問些什麼?就問吧。”
“就是弟弟的具體情況,比如生辰八字,貼身之物,長相模樣。”
“唉,扶乩問鬼,我們也試過了,去了廟裡,田巫也問了,都說難測。”
李鄲道說道:“不一定是扶乩問鬼,也可問路人。”李鄲道說道:“侄兒也通一些道法,說不m定能成呢?”
“好,我就跟你說說吧,我兒自小聰慧,八月能爬,十一月能走,一歲半能言,三歲就讀詩了,那抓周時,一位學易的大儒說道:命通文曲,七竅玲瓏,以後文采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