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冷笑道:“朕覽錦衣衛奏報,鹽民之苦不可勝言。若不再煮鹽了,都轉農戶,朝廷可遷一部分至湖廣開荒。另外,也可就近丈量田畝,讓那些多吃多佔的把田吐出來給鹽民種,順便積累些丈田的輿論。”
頓一頓道:“五年之內,朕要這天下鹽便宜如土,我大明子民人人都吃得起!”
張居正見皇帝安排沒什麼差池,也就頌聖領旨不題。然後兩人閒話幾句,張居正恭恭敬敬的送朱翊鈞回內宮,他自己則帶著一大堆文書,回家加班去了。
......
回了內宮,朱翊鈞到乾清宮暖閣尋李太后時,左右報告說去仁聖太后處打麻將去了,朱翊鈞聽了無語,連忙到仁聖處請兩宮安。
到了仁聖宮中,麻將局已散,兩宮正在閒話。見朱翊鈞來了,仁聖忙叫擺飯。
慈聖太后問道:“張先生如何說的?”
朱翊鈞屏退左右,笑著回道:“竟是朱時泰以十萬兩賄賂老先生,老先生因治河正好也缺錢,就許了他。”
陳太后和李太后聽了,面面相覷。李太后不樂道:“這如何使得?日後朝廷名器豈非可用錢買?”
朱翊鈞道:“我和老先生議了,成國公在世宗時,有救駕之功,可抵得過討虜,下不為例罷了。”
陳太后聽了撇嘴道:“聽說是世宗在承天府時遇到火災,他和陸炳揹著世宗出來。這功勞吃了一輩子,還要吃到下輩子不成?”
朱翊鈞笑道:“母后說的是,朱家並不敢貪心去承襲王爵,只要個喪禮上好看。兒子以為若追封了,一是鼓勵了身邊人,讓他們知道聖躬萬鈞之重;二則也酬勞了成國公多年來代替先皇和兒子四出祭祀的辛苦。”
兩宮聽皇帝說到“聖躬萬鈞之重”,都緩緩點頭。李太后笑道:“皇帝思慮周詳,母后不及也。雖如此,也要和張老先生說清楚,不可著為永例。”
朱翊鈞連忙遜謝太后褒勵之語,答應道:“兒子已經說了,真下不為例。”
李太后忽然歪樓道:“成國公家卻有錢也,這十萬兩竟能一下子拿出來?”
朱翊鈞正要找話題講京營的事兒,連忙接上榫頭,將京營糜爛的情形講了。
李太后聽了,也嚇了一頭汗道:“竟到了如此境地嗎?”
朱翊鈞苦笑道:“老先生奏報時,兒子也嚇了滿身冷汗。後來和老先生商議,要大力整頓。擬裁撤了,從頭編練。”
李太后聽了苦笑道:“如此一來,官司可有的打了。”
朱翊鈞道:“是,但不整編好了,這皇城危如累卵。兒子想等整編開始了,兩位母后暫不召見命婦,也免得宮中囉唣。”
兩位太后聽了都頷首。仁聖欣然道:“皇帝欲振作兵事,母后必不拖你後腿也,日後只和宮中人玩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