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看著胡惟庸、李善長開口道。
胡惟庸問道:“主公想要擴軍多少人?”
“兩萬人如何?”
李善長開口道:“後勤糧草足夠,只是軍械還差些。”
王猛毫不在意的一揮手:“那就繼續讓工匠打造。”
伴隨著徵兵的告示在濠州城中貼出來,城中頓時議論紛紛,其中不乏有心動者。
一家落魄的院子中,少年看著自家父親:“爹,俺要去投靠王大總管,去從軍。”
“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俺想好了,手裡還是要有刀子才能活的久。”
少年的父親一聲嘆息:“你們姐弟都是有主意的,玉兒,去吧!”
少年哈哈一笑:“爹莫氣,姐夫人挺好的,至少能護住姐姐。”
少年的父親一聲冷哼:“姓常的幹什麼不好,竟然去當賊?跟著那劉聚能有什麼前途?”
少年沒再說話,他也覺得自家姐夫這步棋差了點。
總管府上,王猛看著面前這個八尺漢子——正是上一次娶親的時候,攔道喊話的漢子。
聽自家夫人說,這本來是他父親軍中的千戶,定遠城破之後,奉命一直護著他們姐弟。
現在卻要引薦給王猛,為這個漢子謀個前程。
本來王猛還沒當一回事,知道聽說這漢子的姓名之後,頓時決定見一面。
“湯和?湯千戶?”
漢子頓時抱拳:“是俺!”
好吧,又是一個歷史名人,朱元璋的發小。
“夫人說你精通騎射,武藝不凡,可願到我軍中做個千戶?”
湯和頓時眼睛一亮,又是有些猶豫的開口道:“總管,俺寸功未立,就據此位置恐怕其餘人不服。”
王猛聞言,微微一笑,暗道:“的確是一個知道進退的人,難怪後來能在老朱的屠刀之下倖免,成為唯一一個活下來的功勳。”
王猛哈哈一笑:“無事,你就自己回老家招人,招滿千人,你自己招的人,咱看誰敢亂嚼舌頭!”
湯和聞言,頓時抱拳答謝,以為這是王猛看馬氏的面子上抬舉他。
豈不知,王猛心中也有算計,湯和這一次回鄉招人,說不得能將淮西二十四將全部招來。
跟著自己總比跟著老朱好,自己可不殺功臣。
與此同時,想到尚在皇覺寺的老朱,王猛心中不由得提起一道殺意。
“潛龍命格,天命所歸嗎?說不得咱當真是要下定殺手了。”
說實在的,朱元璋並非是一個天生有很大野心的人。
甚至造反都是因為收到湯和的信,被別人告發,卜算之後得到“卜逃卜守則不吉,將就兇而不妨”的結果,才踏上這條道路。
現在很多東西都改變了,或許湯和不會給他寫信,他能當一輩子的和尚。
但是想著潛龍命格,天命所歸,王猛總是如鯁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