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麓山郡的百姓任是高興的,前幾日也不是沒有停雨的日子,可惜日頭卻是瞧不見的,只一抬頭看去就是灰壓壓霧濛濛的雲層,哪像今日這般入目所及,只見照人的太陽當空,連一片多餘雲彩都看不見。
羅山村老胡家幾日前在王三的幫忙下,終於挖通了可用的渠道將自家田地內積壓的雨水排去了七八成,雖還不算乾燥,但已經不淹腳了,用來種糧不成問題。
收拾乾淨了家裡的田,老胡頭帶著一家老少下地連著趕了好幾日育苗插秧。老胡家人多,但田也多,一直忙到今日才堪堪將大半的田地都種上糧食。
不過饒是如此老胡頭心裡也歡喜。這不是開太陽了麼,水患十有八九是過去了,只要捱過了這遭,等入秋後一大家子的生計也算保住了。
羅山村裡和老胡家想法差不多的人家不少,自從前幾日親眼看著王三幫老胡家挖水渠排廢雨水後,有不少人家也生出了挖渠的心思。
這幾日裡日日都有人上門求王三幫忙。王三也不挑,甭管從前在村子裡關係怎麼樣,只要開口都樂意幫忙。
當日也不能白幫,少說一頓像樣的夕食還是要管飽的。
王三吃的多,也有些家裡條件不好的,想了幾日都沒敢上門。只等著王三幫其他家地頭挖水渠時多瞧幾眼,等回頭自家也依葫蘆畫瓢照著挖。
至於成效麼,花了銀子的和沒花銀子的終歸是有區別的。
這一對比,王三也成了羅山村的熱門人物。
顧七帶人在羅山村住了一晚,順路檢查了下莊子裡莊稼的種植情況,和各處分佈水渠的的進出水情況。黃業作為管事一路陪同著便也將王三的事情和羅山村的境況說了一二。
另外又遞上了一小盒的田契,都是這幾日收攏的附近村子裡的散田。
水患剛過,受災的百姓不少,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也只有賣田賣房一條路可以走。
這裡的村子比不得小旗村的好地段,房子價錢便宜,可惜太過零散對顧七無用,因此只讓手底下人收攏田地,不管是合一處的,還是散田都收。
大多數收上來的田產都是這一月裡被泡了水的田,價錢賣不高。自然收上來想要馬上能用上種糧食是不可能的,不過顧七也不急,且收著留作後用便是。
“去打聽打聽附近有沒有莊子要賣,若是有就讓人送口信郡城找我。不拘大小,有多少收多少。”
這段時間,鏢隊頻繁來回渝州和江州兩境,風險大,利潤自然是可觀的。
只四海這樁生意是和周璃合夥的買賣,要支取賬面上的銀子,總要先讓大股東先過一次賬。之前一直不得空,前幾日既然人都在臨平鎮剛好當面過過賬目,也順便提前分紅一次。
也算這一趟沒白跑,這兩月裡四海在麓山郡能入賬的銀子扣除花銷和預留,光分紅顧七就能拿到兩千五百兩。
別以為聽著不多,那是對比殺人放火的買賣來算的。
若是去對比正經的買賣,小旗村上顧氏商市如今已經走上了正規,每日零售加批發的營業額也不過七八十兩,這還只是營業額,要換做提成淨利潤,若是沒有大型促銷活動加持,在扣除人力開銷後,商市一個月真正的利潤也就在三四百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