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下下)吞噬絕望的尼德霍格
路明非對藤丸立香是又愛又恨。
愛指的自然是小婊貝的皮囊與那靈活的頭腦,恨自然指的是這傢伙不說人話。
就連路明非開出‘洪荒開天闢地’將她‘原暗宇宙終結’吃了,搓出來個‘混沌大道始終’,將她一頓痛毆——視覺效果看上去是一拳,但那是速度太快了,路明非實際上賞了自家這位大婊貝(咬牙切齒)一頓組合拳。
但路明非氣就氣在,這櫻花妹都到了這個地步還在貫徹自己的人設,當謎語人、說謎語話、做謎語事。
什麼謎語事?那就是將自己手裡的【勇氣徽章】換給了路明非。
路明非到現在也沒想通藤丸立香為啥要將這都能換給自己,不過她謎語人她的,路明非自己搞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勇氣】與【友情】兩種唯心力量合二為一會誕生什麼?
這你讓專業人員來回答還真不好回答,畢竟太抽象了。
但你讓路明非這個門外漢來說,那他肯定想都不用想,就會給出答案:
——奧米加獸
出自《數碼寶貝大冒險劇場吧:我們的戰爭遊戲》裡的第一個超究極體數碼寶貝——當然這套設定其實也不是多麼重要。
故事畢竟是故事,現代的動畫本質上來說與古代的神話怪談沒有本質區別,只是缺少了歷史的沉澱罷了,跟那些古代文獻一樣,‘奧米加獸’的設定本身也是有‘引經據典’的,而不是憑空瞎編出來的玩意。
‘奧米加獸’的出典是哪裡?
還......真不能說是出自《數碼寶貝》。
而是迦勒底的老朋友,一直在被抄作業,目前還沒有被超越的——聖王、卡爾大帝。
公元四世紀末,第三次迦太基宗教會議確定了《新約》的內容與目次,公元八世紀末,卡爾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天主,建立羅馬式天主教,正式確立了《新約聖經》的內容與地位。
而《啟示錄》便是《新約聖經》其中的一卷,奧米加獸以及與其對應的阿爾法獸便出自《啟示錄》第二十二章第十三節:
“我是阿爾法(α),我是奧米加(Ω);我是最初的,我是最後的,我是誕生之初,我是終焉之末”
與這段話對應的還有《啟示錄》第一章第八節,算是前後對應:
“我是阿爾法(α),我是奧米加(Ω);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這兩句話組合起來前後對應,便是十字教‘主’對自己力量的一種粗糙的概括,簡單的說就是“我能創造一切也能毀滅一切”。
這部分的典故被《數碼寶貝》的編劇引用,於是就產生了‘奧米加獸’與‘阿爾法獸’的設定。
阿爾法獸=最初=創造之力
奧米加獸=最後=毀滅之力
阿爾法與奧米加兩種力量也能與主的左右手及其左右兩側的大天使對應,也是人類對‘主’這種高次元存在的定義與理解,粗糙的全知全能太過抽象,所以才需要簡化為‘創造一切’與‘毀滅一切’這容易理解的兩種意思。
奧米加獸的意思,從字面與典故來理解的話,就‘最後毀滅一切的獸’的意思。
不過,在宗教裡,毀滅往往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因此奧米加獸的正確解釋應該是:‘在最後誕生的獸’、‘新生之獸’、‘最後的最強力量之獸’的意思。
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數碼寶貝》的編劇顯然沒想過這個系列會一直連載至今,奧米加獸在劇情裡的誕生就是在主角團最強的兩個‘勇氣’與‘友情’的究極體王牌落敗之後,合體誕生的超究極體,取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說這種最後也是最強的力量。
不過因為後續連載需要,所以這個設定被不斷打補丁稀釋了就是了。
——但那個不是現在的重點
雖然動畫本身只是動畫,但作為路明非的童年回憶,再加上雖然一直沒真的冒出來,但到現在也依舊在持續執行自己寶具的童謠,將‘勇氣’與‘友情’兩種唯心力量融合出來一個‘童話英雄’根本不是難事。
一腔孤勇容易誤入歧途,勇氣的步伐也有可能變成‘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的暴怒。
過於重視友情反而會束手束腳,甚至反過來因為想要保護同伴而將他們拋下,到頭來反倒是不相信同伴的力量。
勇氣與友情本來就應該是互補的。
身邊有同伴,有友情支援與提醒的勇氣才能避免鑽牛角尖誤入歧途。
有了勇氣的鼓舞,友情才能避免因為優柔寡斷而停滯不前。
——是時候了
——超融合!——
【難度: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