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劉永福陣斬李維業(2)
二月十五日,大清國特使唐景崧求見,黃佐炎如久旱之逢甘霖,淚眼婆娑道:吾國乃貴國藩屬,歲歲納貢,而今法人猖獗,懇請貴國出兵驅之。
唐景崧道:唇亡齒寒,自古一理;吾皇已調遣三萬大軍,進駐涼山、北寧、興化一線。河內、山西一帶,貴部與劉永福一軍,自可勘定。
黃佐炎道:吾軍有事應敵,無事屯田,終歲未嘗訓練,實不能戰。黑旗軍六調不至,徒乎奈何!
唐景崧道:法夷亦乃吾大清國死敵,吾定助黃統督一臂之力。
黃佐炎道:吾王有言,貴國兵將如來,我為東道,應隨宜款接,探察要得體,毋失吾王之良苦用心。
三月初八,唐景崧進抵達越北山西省,劉永福聞訊,趕緊提兵來見,劉永福道:劉某得見大清國特使,實屬三生有幸。
唐景崧道:劉將軍戰越,名震中外,實為北圻之保障,粵滇之藩籬也!吾已奏請吾皇充餉、給人、補器
劉永福道:惟唐大人深明大義,然去歲至今,惟雲南布政司唐炯大人暗助一萬兩餉銀,越國王屢欲裁撤吾部,吾軍之境地,風雨飄搖也。
唐景崧道:吾有上中下三策,可解困頓。
劉永福道:唐大人請講!
唐景崧道:割據北圻七省稱王,請求中國冊封,此為上;進軍河內,擊退法軍,大壯黑旗軍之氣勢,以作投名之狀,此為中;固守保勝,兵敗再投中國,此乃下。
劉永福道:北圻吾非王,固守非吾願,吾即督率大軍,與法夷決一死戰!
唐景崧擅自徑往越南,雲貴總督岑毓英寢食難安,上疏彈劾畢,復又致函唐景崧,切勿挑劉召釁。
景崧接函,不以為然,以“有禍惟自當之”回之。
四月初五日,唐景崧接“速回京師聽候委用”諭旨,景崧不敢怠慢,劉永福既駭且疑,景崧道:吾之來去,實不能左右大局。劉將軍乃北圻長城,念一身、念子孫、念中國、念越南,自當擊鼓而進。
劉永福道:聽君一言,茅塞頓開!
1883年5月7日,劉永福率軍三千,進抵河內,約戰李維業。
李維業堅壁不出,頑守三日,身心俱疲,迅即致函法國西貢總督安眉:總督閣下,目前形勢嚴峻,劉永福黑旗軍將我等包圍,我之兵寡,甚難持久。
安眉迅即函告李維業,謹防安鄴紙橋之前車,不可戀戰,讓出河內,退防西貢,以待援軍。
李維業接函,謂左右道:與其困守待斃,不如出城一搏。十年前,安鄴先生十幾人槍,既敢與千餘匪軍決一死戰,併成功突圍;我五百勇士,槍炮皆利,逐其一路,可獲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