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
與倭國往來,李鴻章之聯絡牽制、消弭後患、永遠相安之策可謂圩徐婉轉;然此刻之倭國,亦正歷經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公元1853年7月8日,美利堅合眾國准將馬休.佩裡率領四艘戰艦抵達江戶灣浦賀港,揚言不開國即開火。
幕府將軍德川家慶惶恐,道:夷船四艘,滿裝六十三門巨炮,齊射一次,足以轟平浦賀港口;國若不開,必有滅頂之災。
老中首座阿部正弘進言:江戶幕府獨掌權柄以來,閉關鎖國二百年,承平日久,人不曉事,驟然開國,亂象叢生。
德川家慶道:吾之兵戈,御外敵雖無可能,靖內亂確有把握。開國一事,務必藉詞拖延至明年開春。
德川家慶言罷,狂喘不息,眾人趕忙攙扶至寢殿。德川家慶覓不得良策,一時急火攻心,竟於月底亡故。世子德川家定依例就任徵夷大將軍。
阿部正弘嘆曰:徵夷大將軍生性柔弱,無力定奪軍國大事。吾等孤掌難鳴也。
眾老中附議。
阿部正弘又道:當今之變,亙古未有,吾等確無良策應對,惟有廣開言路,聽納眾意,速召各藩藩主議商開國抑或攘夷事宜。
10月初,四十一藩主齊聚江戶。
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斷然拒絕,聲言毀鍾鑄炮,誓死攘夷;薩摩藩藩主島津齊彬、土佐藩藩主山內容堂、宇和島藩藩主伊達宗城、福井藩藩主松平慶永等十四藩主附議。
彥根藩藩主井伊直弼以不可開無謀之兵端以亡人壽,力主開國;四十一藩主中,支援井伊直弼者,僅會津藩藩主松平容保、高松藩藩主松平賴胤二人。
長州藩藩主毛利敬親等十藩主不置可否。
各藩臧否不一,眾說紛紜,幕府將軍德川家定心亂如麻,飭命老中首座阿部正弘妥善處置。
阿部正弘領令,速召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薩摩藩藩主島津齊彬、福井藩藩主松平慶永、彥根藩藩主井伊直弼、佐倉藩藩主堀田正睦、長州藩藩主毛利敬親、土佐藩藩主山內容堂等諸強藩議商。
井伊直弼道:美夷船堅炮巨,我國四面瀕海,海岸武備鬆弛,接戰必敗;先在浦賀接受和書,乃為權宜之計。
德川齊昭道:權宜之計僅顧一時,不為長遠之策;我等何不戮力同心,堅固海防,誓死一戰。
堀田正睦道:十載之前,因鴉片貿易,大清國與英吉利國鏖戰海疆,最終落個賠款割地;我國之戰力,比大清國如何?
島津齊彬道:坐井觀天,閉關鎖國,絕非長遠之策。殖產興業、富國強兵,可固萬世基業。我等暫且虛與委蛇、委曲求全;暗裡造船練兵,伺機一搏。
幕府老中牧野忠雅道:吾國四面環海,海岸武備鬆弛,先在浦賀接受書簡,乃為一時權宜之計。
松平慶永道:當務之急,首要鞏固海防,水戶藩瀕海扼要,堪當重任。
阿部正弘道: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就任海防掛,可謂人地兩宜;我即稟報將軍,玉成此事。將軍意,此後爾等皆可參與商討國事,外樣大名、各藩藩士、武士乃至庶民亦可呈稟建議;即日起,各藩向幕府之貢賦,一律免除;先前禁造大船之令,亦於即日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