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
“喏,就那個。”
“我還沒問呢,你怎麼知道我要找誰?”
“最近來院裡的人都是找她的。”
窗邊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輪椅上,她眺望著窗外,慈眉善目,時不時的咯咯一笑,自言自語的說些聽不懂的話。
“您好,我是永樂電視臺的記者,能打擾您幾分鐘嗎?有些問題我想採訪一下您。”
老人沒有任何反應,眼神被窗外的景象所吸引,男人順著老人視線的方向,並未發現什麼。
一旁的女助手忙著架起裝置。
“關於《紅人館》裡描述的案子,您這邊……”
“你見過日出嗎?”老人蒼老沙啞的聲音艱難的發出了這幾個字。
“日出?當然見過。”
“美不美?”
“美。”
“有多美?”
男人看了眼同行的女助理,眼神中略有懷疑,女助理給他看了眼手機上的照片,點點頭。
“我活了那麼多年從來都沒見過日出,真羨慕你。”老人慈祥的盯著男人,面如死灰。
“如果您想看日出的話,我可以帶您去。”男人蹲下身子,輕語。
老人微微一笑,很是欣慰,“謝謝你小夥子,不過這輩子我是看不到日出了,眼睛瞎了。”
老人的話中盡顯無奈與淒涼。
“剛開始的時候,它像一輪金黃色的弦月,自海平面上升,慢慢變成扁圓形,就像一盞天燈掛在天邊,水面上道道粼紋,天上霞光萬丈,紅雲朵朵。初升的太陽逐漸脫離海岸線,火紅火紅,變得刺眼奪目……”
言語間,老人的眼淚已經落下,滴落在蒼老的手背上。
“我們曾相約去美國大峽谷看日出,我們一起打工,一起兼職,省吃儉用,只為留下那一份只屬於我們的美好回憶……”話到這裡,老人的聲音開始哽咽,嘴唇略微顫抖,女助手主動遞過紙巾。
“您還記得那一天發生了什麼嗎?”
稍微緩和一會兒,老人抽泣道:“三十年前我就說過了,他們不信我,三十年後,我還是那句話。”
“您的意思是莊惠晴是四十年前109命案的兇手嗎?”
老人不再說話,她再次看向窗外。
此時又一行人向這邊走過來,約莫十幾個人,他們整裝待發,裝備齊全,是各大電視臺的記者。
“您這本著作《紅人館》現在全球暢銷,各大媒體都在猜測莊惠晴就是這起命案的兇手,而莊惠晴作為全國作家協會會長針對您的指控,她不做任何回答,同時表示願意捐贈五百萬用於對您這類的精神病人的救助和生活,對待此時您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