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村具體的位置。
處於夾槽之中最前端山多林密,風景的確優美堪比仙境。
可是好看不能吃,每年下來總產值都是,整個柳南墊底的存在。
整個村幾千平方里,真正的良田良土,僅有小溪兩旁不住10萬畝。
許多村民就在山腳斜坡上,開墾小小的土塊種植糧食。
可產量之低,僅有良田的1/3左右。
而且由於處於斜坡之上,面積又窄,灌溉也成了一個嚴峻的問題。
走出一段路,魯子墨才紅著雙眼轉過頭來,看這龍青天道:
“大哥哥,環境這般惡劣,應該如何是好?”
龍青天陌生的面孔之上,展現出一個十分自信的笑容: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說著他看向梁小生:
“梁老先生你看這半山以下,能否種植一些果樹或者其他作物?”
梁小生作為本地之人,自然是早已有所瞭解,他毫不猶豫回道:
“可以,只是有兩點問題需要解決。”
“一,耗費人力較大,雖然這裡的山石不硬,且可風化成沙利於種植。”
“而且結出來的果實味道極好。”
“只是想要大規模的進行開發,那就需要不少的工時。”
“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種植果樹,它從幼苗到掛果,最少也有長達4年左右的空白期。”
“而這4年時間,只有投入而沒有收入,這就是村民無法承受的一點。”
“本來種植糧食就不夠吃,還要4年投入不收顆粒,如何生存?”
龍青天沉默片刻看向魯子墨道:
“子墨,回去之後與你老師商量一下,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細節。”
“其大意就是從即日起,凡是在山上開荒所得土地,一律擁有自主使用權。”
“而且只要願意種植水果,皆由鎮衙子進行補貼。”
“每畝每年補貼雜糧300斤,補貼時間定為三年。”
(雜糧:粗細各半。)
“再派人統計一下,現在已經擁有的開荒地,需要多少苗木詳細報上。”
“苗木資料包上之後,皆有鎮衙子牽頭購買,資金也由鎮衙子墊付。”
“果農必須在5年後一次性加倍奉還,各個村寨村長、寨主帶頭簽字畫押。”
龍青天說著看看山下官道旁的小溪道:
“還有山下的小溪築堤蓄水,進行水產養殖,所需投入方式與苗木相同。”
“但水產的回收週期較短,從開始投苗計算,一年之後逐步償還三年還清。”
“水產的經營與收入,屬於村寨集體管制,再按人口按勞力支出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