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夏威夷風情
這句華夏流傳的諺語,並不是隨口編造,而是集合古代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其中對天氣的預測,可以用現代科學完美解釋。
拿起一根樹枝,王宇開始清理這片空地,半個小時的時間,空地上厚厚的枯葉和碎石被清理的乾乾淨淨,顯露出灰黑色的泥土。
清理完畢後,下一步就是地基的建設,十二根木樁,排列成整齊的格局,一根根用大石頭敲打進泥土中。
這是個純粹的體力活,沒有任何技巧可言,需要做的就是用全身的力量,將木樁狠狠砸進泥土中。
“咔擦”
伴隨著沉悶的聲音,王宇手中的大石頭,整個碎裂開,無奈的扔掉手中的碎石,他衝著直播鏡頭苦笑道:
“這就是為什麼,島嶼上的石頭不適合製作石器的原因,它們實在太脆弱了,不吹不黑,我甚至懷疑這些石頭甚至連大一些貝殼都砸不開。”
僅僅才打下2根木樁,這塊看似堅硬的石頭,就完全碎裂。
吐槽完之後,王宇再度撿起一塊大石頭,對準地面上的木樁,繼續狠狠砸去。
地基是組建房屋最困難,也是最費時間的一個環節,一旦地基打好,接下來的房屋組裝工作,兩個小時內就能全部完成。
直到臨近中午時分,整整3個多小時,十二根木樁才被他全部打進泥土中,這也多虧了王宇超強的身體屬性,否則換個平常人,起碼得忙活一整天,甚至更久。
此刻他的兩條手臂在不斷的敲擊中痠疼無比,雙手的虎口,也在反作用力下震的發麻,好在有春天的祝福,能夠不斷修復受損的肌肉和韌帶。
看著原本空地上,整整齊齊的木樁,王宇長出一口氣,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說道:
“總算搞定木樁了,我決定不吃午飯了,一鼓作氣將房子建造完畢。”
一想到馬上就能看到自己親手建造的房屋,王宇就幹勁十足。
木樁地基完成後,按照步驟接下來就是木板,隨後是四根支柱和頂棚,最後則是火塘。
由於工具有限,王宇實在無法憑藉一把石斧,在木板和木樁上鑿出榫卯結構,只能老老實實的將木板架在地基上,然後用編制出的繩子,牢牢固定在木樁上,將繩索綁好後,王宇皺眉道:
“由於地基下方實在太過低矮和密集,木板中心區域,無法用繩索綁在下方的木樁上,只能在木樁外圍綁一圈。
老實說,這樣並不牢固,並且這些繩索要時常更換,因為繩索被雨水和空氣中的水分侵蝕後,會開始漸漸腐爛,為了保險起見,一個星期更換一次最好。”
木板安裝好之後,房屋總算有了一些雛形,只是沒有頂棚,看上去有些怪,就只有一個木製平臺突兀的顯現在荒野中。
時間很快來到中午時分,今天天氣本來就很不錯,加上又身處叢林中,王宇倒也沒感覺那麼炎熱,不過在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中,他渾身上下仍然大汗淋漓。
抹了把臉上的汗水,王宇扔著胃中飢餓,繼續開始房屋組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