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個,我就可以知道,雪紋迎著風的一面就是西南方向,而我需要求生的路線則是東南方向。
所以我只要背對著風的方向一直走,就可以離開這裡。”
確定了方向,王宇絲毫不做停留,一路向下走,同時口中說道:
“現在的季節,北極圈還沒有迎來最冷的時候,但即使是這樣,這裡夜間的溫度都有零下25攝氏度。”
“上一期節目時我就教過你們,高度每上升一百米,溫度就會下降0.6攝氏度。
這片山脊起碼高達1600米,夜晚來臨,溫度最低可以達到零下32攝氏度。
我必須要儘快下到平坦的平川上,否則夜晚來臨,我會被活活凍死。”
山脊的斜坡並不陡峭,王宇直接坐在雪地上,一路順著下方劃去,這節省了許多的時間。
不到10分鐘,王宇便下降了800米的高度,停下後,王宇從揹包裡取出墨鏡戴上,同時解釋道:
“在北極圈這樣的環境下,一定要帶上墨鏡,否則只需要一個小時不到,就會患上雪盲症。
因為這裡的地面上,全部都是潔白的冰雪,紫外線照射在上面,會被他們反射在你的眼睛裡。
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感覺自己的雙眼刺痛,然後紅腫,同時伴隨著不停流淚,和睜不開眼的症狀。”
一個小時後,王宇成功下到相對平坦的冰川上,艱難地走在雪地中,王宇對著直播鏡頭說道:
“在這裡,你需要不停的運動,來保持自己的血液迴圈,一旦停下來,就很容易被凍傷。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大量的運動和嚴寒,每時每刻都會消耗身體的能量。
在這裡,動植物甚至比沙漠中還要稀少,你無法尋找到食物來補充能量,也就無法維持運動。
最終形成了一個死迴圈,這也是為什麼北極圈和南極圈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原因。”
“不過這裡只是北極圈的外圍,還是有一些生物,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下生存的。
比如說,雪狐,北美馴鹿等等,曾經生活在這一片區域的因紐特人,就是依靠狩獵這些動物生存下來的。”
看了一眼直播間的彈幕,王宇嚴肅的說道:
“因紐特人就是愛斯基摩人,但是你們以後千萬不要在因紐特人面前,提起愛斯基摩人。
因為這是帶有侮辱性質的稱呼,就像別人稱呼我們帝國人為支那人一樣。”
行走在茫茫雪地上,王宇繼續說道:
“因紐特人是黃種人,大約可以追溯到蒙古族,大約一萬年前,世紀冰河時期,白令海峽被凍成了堅冰。
當時的因紐特人,便從西伯利亞穿過白令海峽,來到了美洲大陸。
愛斯基摩人是當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納人率先稱呼的,意思是吃生肉的野蠻人。
所以你們以後最好注意點,別在因紐特人面前提起愛斯基摩人,否則被揍了,我可不負責。”
“因紐特人吃生肉是因為環境原因,在寒冷的北極圈,一年到頭幾乎都吃不到蔬菜,但是人必須要補充維生素。
而動物的肉質中,含有少量維生素,一旦被煮熟,肉質中的維生素就會流失。
所以每隔幾天,因紐特人都會選擇吃生肉,來補充自身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