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孝峰,男,28歲,資料上填的是上海人,出國回國理由都一樣,填的是經商。
名字可以是假的,資料可以是假的,這些周清和都不在意。
只要這個人還在南京,想要在南京合法的長期居住,那麼他就需要憑入關的路引憑證,在七天內去戶籍科辦下身份證明,寫下落腳地。
只有這樣,這份戶籍證明的出入境鏈條才真實可信。
路上遇到巡警或者片警查民居,才能出示身份檔案。
這一步繞不過。
要不然在後續海運公司和戶籍科的校對後,沒有南京逗留的訊息,以為他去了外地,卻被片警查到人在南京。
這幾乎是明擺著的可疑分子,絕對當場拘捕。
這個間諜持有的上海的身份也就浪費掉了。
這一套流程周清和自己走過,他很清楚。
所以下一步,去警察局。
眼下那個間諜的視角,並沒有暴露身份,完全可以走正常程式申報來維持身份。
所以除非人已經不在南京,要不然戶籍科一定會有這個人的申報資訊。
再怎麼變,證件上的照片是一定要有的。
何孝峰的長相,周清和可是記得很清楚。
“黃包車,去最近的警署。”
“好嘞,您坐穩。”
年輕的黃包車伕馱著身後車廂裡的周清和,跑的飛起。
周清和也在趁時間抓緊記憶路邊兩邊的店鋪與陳設訊息。
店鋪,店面,廣告,牌匾,石墩,路燈,電話亭,一樣一樣的東西可以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計入腦海。
在腦海裡呈現整條街道的模樣。
說不神奇也不神奇,就如同自家的臥室,自己想一想臥室的擺設陳列,知道床在哪裡,知道燈在哪裡,知道插座在哪裡,隨便一個人都能想起來,一切都是因為熟悉和長久的記憶。
說神奇也神奇,因為他縮短了這個記憶的過程,並且強化了記憶。
警局。
周清和到的時候戶籍科已經下班了。
不過在他出示證件以後,值班的人員直接請示上級,隨後就開啟了資料室的大門。
特務處監管軍警憲,要說裡面地位最低的,那就是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