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不由解釋道:“陛下,其實用鏡子點燃糧草,乃自然之道,屬於格物致知之學。”
“末將用一塊塊鏡子組成一大塊凹陷進去的鏡子,然後用這面鏡子反射太陽光到一個點上。”
“這個點就會發熱,當溫度上升到一定度數就會燃燒起火……”
賈環剛解釋到這兒,忽然一個少女從外面走進來,嘻嘻笑道:“父皇,這個道理我知道。”
“這是採取光的反射,將無數道光線聚集在一點,這點的溫度很快就會升高。”
“父皇,我這裡自己製作出一個凹面鏡來,可以給父皇做一個簡單的實驗。”
這個少女,赫然便是安樂公主李靈兒。
賈環忙行禮道:“末將參見安樂公主。”
李靈兒擺擺手說道:“冠軍侯不必多禮。”
崇康帝則是向李靈兒問道:“靈兒,你是說,無論誰拿著這個凹什麼的鏡子,都能把火點起來?”
李靈兒嘻嘻笑道:“父皇,這是自然,父皇請跟我到外面來一試便知。”
崇康帝果真跟著李靈兒走到外面。
李靈兒手裡拿著一個自制的小型凹面鏡,命一個太監在地上放了一張紙張。
李靈兒調整手裡的凹面鏡,讓折射的陽光,聚焦在下面的紙張上。
不多時,光點處便冒出青煙,很快下面的紙張便熊熊燃燒起來。
看到這一幕,崇康帝又是震撼又是恍然。
崇康帝忍不住問道:“原來這就是格物致知的道理,那為何以前從未有人發現過呢?”
安樂公主嘻嘻笑道:“父皇,這大約是因為格物致知並不受重視的緣故吧。”
“或許以前就有人發現了呢?但是因為不受重視,便不被太多人所知道罷了。”
“我倒是覺得,格物致知有許多能夠改變國計民生的發現,若是推廣起來,必定能讓百姓生活更加方便和富饒,能讓我大夏更加強大。”
崇康帝疑惑地問道:“靈兒,真的有你說的那麼神奇?”
長樂公主認真地點頭說道:“父皇,比我說的還要神奇的多呢!”
崇康帝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倒是可以推廣一下試試。”
“到時候,我大夏怕是要湧出更多的冠軍侯咯!”
聽到崇康帝的話,賈環不由微微搖頭。
很顯然,崇康帝對自然科學並不重視,他並沒有意識到自然科學能給大夏帶來什麼。
不過,一門新型學科要想得到重視,必須要有一個契機才成。
賈環更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賈環不由說道:“陛下,末將回來的路上,恰好經過蘇州,便去林如海大人府上拜謁了一番。”
“末將略通岐黃之道,結果發現,林大人竟是中了毒。其毒異常頑固,需靜養徐徐圖之方可。”
“而江南鹽政部門,實非善地,林大人若繼續留在那裡,怕身體非但調養不起來,反倒要越發嚴重了。”
賈環本不該說這番話的,這番話嚴重逾矩了。
賈環說這番話的潛在意思,就是想讓皇上將林如海調回京城來。
但是官員調動,乃是皇上或者內閣大學士等宰相的職責。
賈環區區一個武將,怎能干涉地方官員調動?
此乃犯大忌的事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