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貴族,都在殷切盼望玻璃器皿鋪子開張。
……
這個鑑寶會,自然是賈環請薛蟠去做的。
為的就是先為玻璃器皿宣傳一波,有了這一次宣傳預熱之後,接下來玻璃器皿作坊開展業務,就要容易的多。
且說賈芸跟著馮奇來到太平郡,如今賈芸業務愈加純熟。
當然了,主要還是馮奇叫來太平郡的大小世家,他們親眼見了玻璃器皿,瞭解到玻璃器皿的利潤之後,馬上怦然心動不已。
太平縣的變革模式,他們自然是深知的。
四輪馬車的利潤,也讓他們看的直流口水,眼紅不已。
而如今玻璃器皿的利潤,絲毫不在四輪馬車之下。
這麼一大塊肥肉放在眼前,他們豈有不心動的道理?
因此,接下來玻璃作坊的建設,與其說是賈芸的能力,倒不如說是太平郡的那些世家豪門,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他們不計成本,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開始建設玻璃作坊。
短短一月不到的功夫,太平郡各縣,玻璃作坊便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每一個縣的玻璃作坊所燒製的玻璃器皿都是不一樣的。
而玻璃器皿的前景,又是無限廣闊的。
起碼幾十年間,絕對不愁沒有市場。
而隨著玻璃作坊的建設,整個太平郡的經濟,也一下子被盤活。
眼見太平郡的發展,又是和平安縣一個路數。
前車之鑑,後車之轍。
只要按部就班繼續下去,太平郡的變革之路,將會是一片坦途。
然則保守派畢竟勢大,他們怎麼會眼睜睜地看著變革如此順暢的開展?
保守派的老大人們,可不像太平郡的那些世家家主等人如此短視。
他們沒有被一時的利益所矇蔽。
變革變革,革的是他們千秋萬代的利益啊!
豈能為一時利益所矇蔽?
因此,這些老大人們在暗中發力。
太平郡丈量土地的工作,依然難以進展。
那些世家之人,如同水中的大魚。
魚餌照吃,但就是不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