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柱著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
王平安嘿嘿一笑,道:“王爺請我進去?我還以為他要飛奔出來,接我進去呢!”說著話,他當先走向後院。
僕人在他身後吐了吐舌頭,心想:“娘吶,好大的口氣,竟想讓王爺飛奔著出來迎接你,這個實在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
僕人陪著笑臉,儘管王平安走在前面,看不到他的笑臉,但他還是笑得跟花似的,伸手摸了摸口袋,金瓜子就是讓人開心,他道:“我們王爺腿腳不便利,被那高句麗的奸細給射了一箭,傷口現在發炎了,紅腫一片,連身都翻不了,倒不是怠慢,王大人還請不要介意才好。”
王平安回頭衝他笑道:“就算你們王爺沒受傷,他也照樣會怠慢我的,不過我是半點都不會介意的,可我還是要謝謝你的安慰之詞!”說著話,他又從懷中抓出幾粒金瓜子,塞到了僕人的手裡。
僕人歡喜得幾乎有手舞足蹈的趨勢,他在吳王府裡當差,這輩子討到的賞錢,加一塊都沒今天王平安賞的多,他豈有不歡喜之理,頓時就把王公當成是親人一樣看待了!
前院到後院並不遠,僕人嘴巴不嫌著,象炒豆子似的,噼裡啪啦地就把李恪怎麼受的傷,受傷後又怎麼的寫奏章,簡略地說了一遍,王平安倒也聽了個七七八八,心裡有了底。
待到了門口,僕人進去通報李恪,說王平安到了,這才退出去,臨走時又對王平安點頭哈腰,恭敬之極,如果不明真相的人看了,還以為王平安才是這僕人的真正主人呢!
王平安衝僕人笑了笑,心想:“這世上最厲害的武器就是糖衣炮彈,而我的糖衣金瓜子造價也不便宜,實乃天下第一厲害的暗器,凡中者無不對我畢恭畢敬,由此可見,我才是天下第一武功高手!”
一轉頭,王平安臉上笑容盡失,換上了一副焦急的神態,大步跑進屋子,叫道:“王爺,我的王爺千歲啊,你這是怎麼了,怎麼遇到刺客了?慶州乃是下官的治地,下官有失查之責,請王爺速速把那刺客交給下官,下官一定拷問出他是誰支使的!”
李恪躺在床上,心中生氣,這個王平安越來越氣人了,他人剛進門坎兒,假惺惺的話卻把整個屋子都給塞滿了,要是能把他的嘴給縫上就好了,還我屋裡一絲清靜!
慢慢地坐起身,李恪道:“無病啊,你怎麼來了?本王沒有派人去通知你啊!”他住在邱亭軒的衙門裡,啥事還能瞞得住王平安?何況他的手下還有個大大的內鬼!
王平安愣了愣,隨口說道:“王爺,下官不是得知您受了傷,才來看您的啊!而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身有綵鳳雙飛翼了。下官和王爺心連心,您一遇刺受傷,下官那裡就得到了感應,感覺大腿一疼,便知王爺您有了難,所以這才象綵鳳一樣,拼命地向您飛來,來看望我的好王爺啊!”
李恪嘿了聲,道:“是嗎,你和本王竟然心心相印,這個倒是不易,可惜你不是女人,否則本王定然要娶了你當王妃!”
王平安嘆了口氣,一臉的失意之色,道:“恨不生為女兒身啊!”
李恪道:“你現在越來越象褚遂良那個傢伙了,可你的師傅卻是馬周,你應該象馬相那樣,為人正直方正才對,怎麼卻象褚遂良似的,滿口胡柴,讓人討厭!”
王平安立即把神色一正,努力裝出一副寶相莊嚴的表情,道:“王爺批評得是,下官立即改正!”說完,不說話,也不笑,甚至可以說成是一動不動了!
李恪眨巴眨巴眼睛,雖然被王平安氣個夠嗆,可人家有了錯誤,馬上改正,還真是說不出人家啥的不是來。
一時之間,屋裡竟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李恪擺手道:“本王不和你計較。你剛才求見本王時,說什麼話了,那些長安的大商人都跑到了慶州,要商討向全天下普及水車之事?”
王平安道:“回王爺的話,確是如此,長安有頭有臉的大商人全都到了慶州,都在刺史府裡呢,大家歡聚一堂,商量著怎麼才能把水車普及好,打算出一大筆錢,專門打造水車,並且要在各地興修水利工程的事!”
李恪心裡一緊,這可是大大露臉的事情,而且辦起來簡單,極易成功,而一旦成功,必會留名青史,就象李冰修都江堰那樣,為後人稱頌。當然,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如果成名,那麼功績必會蓋過李治,在父皇心中的份量將會大大的加重。以後再籠絡一批富商,那時要民心有民心,要錢財有錢財,玄武門之變,未嘗不能再次上演!
一想到這些,李恪心中火熱,態度也好了起來,他道:“無病,商人們人多嘴雜,又沒什麼見識,他們能討論出什麼好的結果來,還不是得靠朝廷給他們作主麼,他們只管出錢獲利就成了。你對這事有什麼看法,且說來聽聽?”
王平安摸了摸自己的大腿,道:“下官和王爺心靈感應,王爺的傷勢想必嚴重,所以下官的大腿也有點疼呢!”
李恪忙道:“來人啊,看座,給王公看茶!”有求於人,待遇飆升,竟然稱呼王平安為王公了!
門外僕人飛一樣的跑進來,給王平安搬了把大椅,放在床邊,請王平安坐下,又有人送上最好的香茶,還有點心果品,象孝敬老太爺一樣,孝敬王平安,比伺候李恪還要周到!
王平安坐在椅上,關心地道:“王爺,您遇刺之事,下官還不清楚,頗有些糊里糊塗,還請王爺為下官解惑!”
這要換了王平安剛進來時,李恪非得一瞪眼睛,你不是和本王心連心嗎,那你就用你的靈犀啥的,好好猜一猜,猜中了打嘴巴,猜不中打斷腿,反正我就是要修理你,猜吧!
可現在不行了,李恪有求王平安,可不敢再對他吆五喝六的了。他嘆了口氣,道:“本王一時不察,府內的長隨裡,竟然混進來一個高句麗奸細,這奸細在本王去尋找打造水車的木料時,竟然刺殺本王,所幸沒有成功,但他卻也逃脫了,估計逃回高句麗去了吧!”
王平安聽了,道:“王爺,下官乃是慶州刺史,治下出了這等事,下官決不推脫干係,明天就……不,今天就要發下海捕文書,張貼圖畫,通緝那個高句麗人,定要為王爺報此一箭之仇!”
李恪心想:“你要是真把那個什麼俊男,還是醜男的給抓住了,有些事情我還不好辦呢!”他當即搖了搖頭,道:“這種奸細作亂之事,是本王失察之責,和你這個地方官是沒有半點關係的,本王不怪你,你不用如此緊張!”
王平安忙道:“不不,這全是下官的責任,下官一定要通緝此人,還要向朝廷上請罪的奏章,請尚書省責罰下官!”
“不不,這和你沒關係,真的和你沒關係!”李恪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