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朝好醫生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彩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彩頭 (第1/2頁)

第四百九十八章彩頭

殿上眾人心想:“桃符還不夠嗎,難不成還要王平安再做幾副出來?”

李世民這回倒是沒有難為王平安,他道:“自南北朝開始,我中原百姓便要除夕守歲,在守歲之時,一定要吃種東西,是什麼?”

殿上眾人微微有些失望,唉,這個題目太簡單了吧,別說考住王平安,就連三歲的小孩子都是考不住的。

王平安鬆了口氣,心想:“原來是問的餃子。”他道:“回皇上的話,除夕之夜,要吃餃子!”

殿上眾人齊聲哦了出來,不會吧,連這個都能答錯!餃子,那是什麼?不管何地方言,可都沒有這個詞!

習慣成自然,一提除夕之夜要吃什麼,王平安自然而然地就說出了餃子,可一說出來,他也就知道說錯了,初唐時節,還沒餃子一說,這年代的餃子被稱為嬌耳,或者湯中牢丸。民間叫湯中牢丸,但這裡是皇宮,李世民問的肯定是原始名稱。

王平安忙改口道:“臣說錯了,急著回答皇上的問話,竟把我們五里村的方言脫口而出。除夕之夜,當吃嬌耳。”

李世民心想:“五里村是徐州的地方,可徐州似乎無此方言啊!”並沒追究為啥五里村的人會管嬌耳叫餃子,他又問道:“為何要吃此物?”

王平安大聲道:“為紀念醫聖仲景公!”

餃子,便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一開始這可不是為了好吃而做出來的,而是有現實的意義。餃子最早是劑湯藥,名為“祛寒嬌耳湯”。

冬天天寒地凍,百姓的耳朵多有凍傷,張仲景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便在南陽東關開設醫棚,用羊肉和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煮好後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食物,叫做嬌耳,再下鍋煮熟後分給百姓食用。百姓吃了兩個嬌耳,喝上一碗湯,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張仲景用嬌耳為百姓們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施捨祛寒嬌耳湯,一直施捨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於是乎,中華傳統節日裡一個重要的風俗習慣,由此產生。

關於餃子的傳說很多,這是其中之一,王平安學醫出身,讓他來說為什麼要吃餃子,他自然首選這個答案。

李世民笑道:“很好,看來你還是讀過幾本書的。除夕守歲,自然要吃嬌耳。”說著話,他從腰間的飾物中取下一串寶珠,拿下正中一顆紅色珠子,道:“把它放進餡兒裡,包在嬌耳裡,一會兒誰吃到這個,就上前來和朕說,朕把這一串寶珠都賜給了他!”

史忠臣上前接過紅色珠子,道:“是,老奴這就把寶珠放進餡兒裡!”他叫小宦官們抬進來裝餡兒的大食盆,將寶珠擦了擦,放進了餡兒裡,隨即用筷子攪拌,把珠子混入餡兒中。

李世民拍手道:“好,咱們包嬌耳,放爆杆!”

皇帝一聲令下,外面爆杆聲再次響起,而史忠臣則把餡兒分裝到小盆裡,每個桌子上都放一盆,並送上面團和麵板等物,讓大家包餃子。

王平安所在的桌子上自然也放了一盆。看著食盆,王平安心中好笑,包餃子不算難,但對於皇親國戚來講,那就不能說是不算難,而應該是難到極點了吧,估計大家都不會包,只是走個過場,最後吃的餃子,還是御廚房裡做出來的。

他剛這麼想完,就聽李治說道:“孤來擀麵皮,你們負責包。”說著話,李治拿出個麵糰,揪成小塊,然後拿起擀麵杖,就擀起餃子皮來了。

王平安大吃一驚,差點沒驚叫起來,就見李治動作熟練,簡直可以說是到了大廚的水平,兩隻手不停,頃刻間便擀出了好幾個麵皮,也就是眨眨眼皮的功夫!

向周圍的桌子上看去,就見每張桌子,都有人在擀麵皮,而且個個動作熟練,絕對不是光拿著擀麵杖,不知如何下手的模樣。尤其是李恪那一桌,李恪和李治一樣,他也在擀麵皮。李治的手法就相當了得了,而李恪更加厲害。

就見他邊擀麵皮,連往面板的另一邊扔……刷刷地,速度快到驚人,估計他不做王爺,而是去市井裡開個小飯館,光靠當著客人的面玩這一手,就能招來不少生意!

王平安目瞪口呆,實難相信,怎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這還成什麼世界,難不成自己走錯了地方,現在不是置身皇宮,而是在某家大酒樓的廚房裡?

他轉過頭來,又往自己的桌子上看,不但南平公主夫婦,還有李伊人在包餃子,動作又快,包出的餃子又好看,就連那個叫統兒的小孩子,也有模有樣地包出了一個餃子,放在一邊!

最新小說: 驅魔少年之無雙 Fate:冬木之火 水滸外傳之西門大官人 異世之死亡大領主 男兒無淚之一念之差 為兄(重生) 何人亂我道心 說你私生子命賤,你帶七個老婆造反? 最終穿越 幽魂共鳴 遮天之東皇太一 超神學院之陰陽雙子 火影之死神之鐮 HP法蘭絨療法 hp逃離之歌 開局就和初戀領證 不養豬,就去死 前妻殉情,剛重生我就撕了離婚證 北宋小丫鬟 太子妃娘娘每天都想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