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處理完了阿史那悲,看向李治,想了想,感覺還是不要再壓王平安了,不如招回京來,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王平安能象長孫無忌那樣,永遠不翹尾巴,忠心耿耿地輔助李治,那又何必再壓呢?不過。他到底會不會象長孫無忌那樣,還得再考查一下。
他道:“玉門關諸將此次滅達顏部有功,由吏部敘功升賞。房玄齡巡邊調的有功,賜玉帶金珠,另選一
他頓了頓,又道:“王平安功勞卓絕,理應受到褒獎,特晉公爵爵位。折柳縣公,官拜二品,另晉沙洲大都督位,統掌府郡兩軍,不必再領有其它職司了。”
王平安的封地沒變,還是折柳縣,但爵位升了一級,而且由沙州都督升為了大都督!帶著爵位的大都督,按著李淵留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待在寺帆的,要回長安來,進衛府做官,遙領府郡兩軍,這是初唐時為防止武將權力太大的一種手段,怕他們留在外地造反。
但李世民最後那句話,其實就是將王平安的所有權力,一擼到底,讓他當了個空頭公爵,不再領有其它職司。這就意味著王平安回京,也不能進衛府做官了,而且太醫署也不歸他管了,中書省也沒了他的位置,就連崇賢館伴讀,都沒他的份兒了,除了在京城裡領一份幹餉,出門能穿二品朝服外,和普通的富家翁,再無區別!
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李治卻不在乎,只要王平安能回來就成,別的無所謂。他露出笑容。回頭看了眼史忠臣,心想:“你出的主意沒用上。可卻仍是把王平安召回京了,而且還封了公爵
史忠臣衝他笑了笑,心想:“以後可有人陪你招貓逗狗了,你可有的開心了
長孫無忌心中傷感,但尋一良臣,留給兒孫用,皇上為太子鋪路了,難不成他的身子真的差到不行了?
大臣們則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心裡都開始盤算起來,家裡有閨女的想找媒人,等王平安一回京就去提親,而家裡沒閨女的,這個現生是肯定不趕趟兒了,認個幹閨女去?
瞧王平安現在這個意思,至少能紅一代君主啊,太子登基,能做多少年的皇帝,他就能紅多少年,這就是下一個長孫無忌。現在趁他不得當今皇上的寵,得趕緊去巴結,否則等龍椅上換了人,那可就想巴結都巴結不上了!
一道聖旨出,不久便到了折柳。
這些日子,王平安可忙了個腳底朝天,折柳縣的事情太多了多到難以想象,一個小小的破縣城,哪來這麼多事兒啊,而且事事都要先問過他才能去執行。
縣內的政務倒也罷了,有房玄齡去辦,連瓜州刺史的事,房玄齡都一手包了,只不因為王平安是折柳之主,所以事事要經過他同意才成,但好歹也就是走個過場,累不著王平安什麼。
可私人上的事就煩心了,自從許敬宗被突厥降人帶到了折柳之後,這位許大馬屁精就粘上王平安了。許大馬屁精見王平安立下了大功,高升指日可待,他深怕王平安記恨以前的事,所以乾脆不顧自己一把鬍子,竟然給王平安當起跟班,王平安到哪兒,他就到哪兒,就連王平安晚上睡覺,他都要留在外屋守夜。
王平安煩他,可只要一趕他走,許大馬屁精就痛哭流涕,跪在地上抱住王平安的大腿,滿口的王賢弟,這還不算,他竟然要把女兒嫁給王賢弟,也不管亂了輩份,反正就是王平安只要對他稍有一點難看的臉色,他就哭,哭得王平安怕了他!
到了最後,王平安現了,誰能治得了許敬宗?折柳只有一人,那就是著名的和尚,唐玄婪!
許大馬屁精能哭,而唐大和尚能說,他倆要是湊到一塊,許大馬屁精立刻就得變成小馬駒兒,被唐玄獎的典故說得哭都哭不出來!許敬宗不是粘著王平安哭嗎,唐玄類就拉著許敬宗說,給他講典故,讓他不許哭!
這日,王平安坐在城堡裡的大廳裡,旁邊陪著一眾折柳大小官員,他正在看帳冊,折柳縣現在有幾十萬的突厥人,每日開銷驚人,帳目上萬不能出現錯誤,他得親自核實!
王平安在看帳冊,可大小官員們卻都在看唐玄婪。此時唐玄獎穿著大紅袈裟,正坐在桌子的另一端,,在講典故!
由於折柳多出了幾十萬的突厥人,而這些突厥人大多數又沒什麼信仰,所以唐玄婪打算展一下信徒,想在折柳建一座寺廟。
在宗教上王平安向來秉承自願原則,絲毫不干涉別人的信仰,但要建寺院,他就不能同意了,至少現在不能同意,財政緊張,他無力出資去蓋寺院,這也怪不得他。可如果讓善男信女捐款的話,現在的折柳縣哪有富人,吃飯都要靠王平安呢,哪有多餘的錢,所以這個寺廟在三五年之內,是沒法蓋出來的。
唐玄類不甘心,便想說服折柳的官員,以為他們能有些錢呢,所以只要王平安一併會,他是逢會必到,大講典故,想感化眾人!
今日也是如此,可唐玄類講了幾個典故之後,現大家都沒什麼反應,他便問許敬宗道:“許施主,你以為貧僧剛剛講的這個典故如何?”
許敬宗皺眉道:“不殺生,這個怕是很難做到,突厥人以放馬牧羊為生,你讓他們不殺牛羊,不吃肉,難道要他們吃草不成?”
唐玄婪搖頭道:“這個倒也不必,只要心存善念,心中有佛即可。然,如何才能心中有佛?事必要先禮佛才成,那自然就要有寺院了,沙州便有大小寺院無數,而那莫高窟更是有佛洞上千,但在折柳卻連一座寺廟都沒有
許敬宗道:“折柳城裡連縣衙都沒有呢,這裡以前是強盜們分髒的地棄”。
王平安放下帳冊,嘆道:“玄婪大師,你影響我們辦公了呀!不如這樣,我出人力,陪你去莫高窟,將千佛洞修繕一下,但所需費用,要你在沙洲靠化緣籌集了,你看如何?。
唐玄箕卻道:“王施主,你是想趕貧僧離開折柳吧?修絡莫高窟雖然重要,但那裡有無數高僧駐錫,也不少貧僧一人,可折柳這裡卻是佛法尚未普照之地,貧僧要留在這裡渡人。”
官員們心想,又來了,王侯爺你就不應該接他的話茬兒,一接上就沒完沒了!偏巧,有人狂奔進了大堂,叫道:“主人,朝廷有旨意來了,您趕快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