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是在大冬天的出兵沃徵“後勤保障更是重中甚至可以這樣說,寒冬作戰,決定最後勝負的,往往不是戰士們的奮勇廝殺,而是決定於誰的糧草夠不夠吃!
誰的糧草足,誰就能支撐得更久,離勝利更近一步!
突厥兵以騎兵為主,人半飢半飽的,還能挺十天半個月的,可馬不行啊,馬在遠征中,不但要吃飽,還要吃好,是要喂豆子的,不但白天要吃,晚上還要加料,否則就掉膘,掉的度之快,簡直都嚇人!
阿史那喜生性吝嗇,讓他帶兵出來佔便宜,那是絕對要精打細算的,他仔仔細細地算過好幾遍,兵馬到達折柳時,應該消耗多少糧草,而去搶沙州時,又要消耗多少。所以出兵之前,他帶的糧草剛剛好,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如果揮柳亂著呢,這一切好說,照原計劃進行。可折柳要是做好準備,而沙州又來個堅壁清野。那就糟糕了,時間上阿史那喜萬萬拖不起!
帶了二十萬人出來打劫,這二十萬人一天得吃多少?莫說人。就是馬吃的草料他就得帶多少?
王平安要是真的知道了這個秘密,達顏部真的會來得容易,去時難了!
阿史那喜急得直跳腳,這個秘密本部人馬是絕對不會洩露出去的,就算被抓了俘虜,也不會說實話的,可王平安是怎麼知道的?他要是不知道,又怎麼可能如此做作一番。放這斥候回來呢?
急得在帳中不停地轉圈子!忽然,阿史那喜一拍腦門兒,叫道:“本王早該想到,他確實是知道了我軍機密了呀!”
他終於想起來了,半路上不是碰到塊唐軍留下的木牌嘛,木牌上寫著唐軍示弱的話,讓他不要追擊,因為唐軍打不過他們!
阿史那喜心想:“唐軍為什麼要求弱?這是他們再用誘敵深入的詭計啊!他們知道自己的糧草不足,所以故意示弱,以便引自己到達折柳。那時自己糧草斷絕,又無法就地補充,二十萬人豈非要不戰自敗?”
“好毒辣的惡計啊!”阿史那喜叫道。幸虧自己留了個心眼兒一看到那木牌,便心中起疑,叫大軍停止前進,否則一路趕到折柳城下。豈不正好中計。到了人家的地盤,再想全身而退,可是來不及了!
阿史那喜又高興起來,現在識破唐軍的詭計也不算晚,最起碼佔不著便宜。卻也不用吃多大的虧,自己那三千先鋒可先讓唐兵養著,自己帶兵回部落,然後找個藉口小向大唐的天可汗遞順表,說本來派那三千人是給宰相弔孝去的,不成想被誤會了,結果被抓!
天可汗是最要面子的人。只要自己低聲下氣的去求他,實在不行認個乾爹吧,稱天可汗為父汗,自己當個兒汗。說不定還能得些賞賜。壞事變成好事,豈不美哉!阿史那喜對帳內的斥候們道:“人哪,就得多琢磨,只有多琢磨,才能想到好的計謀,吞併小部落,還能得到中原的供給。只不過說幾句好話而已,就能得到好處,那這幾句好話,又幹嘛要吝嗇呢,本王向來是最大方的!”
斥候們一頭,表示贊同,心中卻都想:“你只是在唾沫上最大方而已,除了唾沫外,你什麼都小氣!”
阿史那喜道:“今晚就這樣了。你們出去傳令,明天一早拔營咱們不去折柳了,先回草原,再做打算!”
斥候們齊齊啊了聲,都道:“大汗,要是不去折柳和沙州,咱們所帶的糧草,怕是支援不到草原啊。半路就得斷炊!”
“是啊,這可怎麼辦呢!”阿史那喜又起愁來,又得好好琢磨了。他的人生就是琢磨來,再琢磨去,大半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斥候們見他拿不定主意,只好退出大帳,把那達顏斥候也帶出去了,拳打腳踢,以洩心中之憤!
這一琢磨,直琢磨到後半夜。直琢磨得頭暈腦脹,阿史那喜也沒琢磨出什麼來,正想要睡覺,可卻聽帳外有人叫道:“大汗,有唐兵來襲!”
阿史那喜猛地坐起身,問道:“有多少唐軍?立即熄滅營中篝火,先不要出擊,列隊即可!”
他終究是草原梟雄,吝嗇是性格使然。但作戰經驗卻是在戰火中得來的,聽到有唐軍來襲,並不如何驚慌,瞬間就下達了正確的命令。
帳外的人道:“看不清有多少人,四面八方全是唐軍”哦。折柳方向沒有唐軍!”
阿史那喜起身穿衣,心想:“那就說明唐軍是從兩翼來的,並非包抄,而僅是騷擾!”他出了大帳,見營裡的突厥兵並沒有多麼慌張,已然出營列隊,做好了戰鬥準備。
二十萬人的大部隊,營地延伸出去十幾裡地。
阿史那喜的大帳靠近前軍,這裡此時已然得知有唐軍來襲,篝火全都熄滅,但遠處的突厥兵並不知道,篝火仍舊點著,密密麻麻的火堆,猶如天上的繁星,視線所及之處,雪地盡被照亮!
嘆了口氣,兵多是好,可養這些兵,也著實花費太多啊!阿史那喜不慌不忙地登上營中一座木臺,向遠處望去。
黑夜之中,似乎來了無數的唐軍,但不出他所料,這些唐軍並沒有直接殺進營地,而只是在遠處叫喊著,馬蹄聲轟轟作響,卻沒見有人過來!
要說打仗,阿史那喜著實是一把好手,他在高臺上只聽了一會兒,便衝下面喊道:“正前方無聲,兩翼敵軍賓士。不要管兩翼,唐軍主將定是在前方,出一個千人隊,向前方衝鋒,去把唐軍將領抓來!”
達顏突厥兵立即出動一支千人隊,衝出營地,去找唐軍將領!
聽聲音,唐軍好似來了很多人,但數量絕不會多到能動搖二十萬突展兵的地步,否則唐兵早就衝過來了。兩翼的唐兵確實咋呼得挺厲害,但恰恰說明他們只是用來咋呼的,真正的唐軍指揮官應該是躲在暗處,也就是折柳那個方向。
一支千人隊呼嘯而出,可過了好半天,也沒聽到喊殺聲響起。阿史那喜又開始琢磨起來,難不成我剛才琢磨錯了,唐軍的將領不在前面?
沒琢磨出個子醜寅卯呢,就見一名突厥兵飛馬而回,來到高臺之下,這突厥兵滿臉喜色地叫道:“大汗,前面果然有唐兵,領兵之人正是那個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