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笑,李績咳嗽了幾聲,往座旁的痰盂裡,大大地吐了一口痰,這才對王平安道:“辨證如何預防天花,需要找人參予才行,這就等於是要人家的命了。照老夫看,一來可以從牢中提取死囚,但我大唐國泰民安,近來被判秋後處斬的死囚數量不夠,那麼不足的人數該當如何湊出來,你有何主意?”
殿上君臣立時不再出聲,靜悄悄地看向王平安,等著他的回答。
王平安想了想,道:“臣聞皇上三日後,將於承天門告天,將此事昭告天下,百姓得知,必會人人支援,消滅此害人瘟疫。臣以為,當從民間徵集志願者,男女老幼皆可。”
大臣們一起皺起眉頭來,心想:“你說的輕巧,天花惡疾,躲都來不及,誰肯往前湊,這要付出的可是性命!如果你說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去高句麗,或者別的地方,劫回一批番邦蠻子,拿他們來做辨證,這還象點兒話,可從民間徵集,這就純屬是扯淡了!”
李世民眉頭也皺了起來,道:“自願者?怎麼能讓他們自願呢?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誰能願意參予呢?”
王平安道:“可從牢中提取死囚,但死囚多為成年人,即便是數量夠,也只能是代表一部份人,還需要有老幼才成。臣認為可以先從奴隸中徵集,只要願意參予辨證者,可以脫去奴籍,改成良家子,如果這人不幸死去,他的家人可以改為良家子,從此再不做奴隸!”
“好,這個法子可行!”大臣們一起點頭,以一人之命,換全家脫離奴籍,從此不再做奴隸,這點一定有很多人願意,人數一下子就可以湊齊。
可程知節卻忽然說話了,他道:“奴隸和死囚都是賤命,在他們身上就算是辨證好了,可也不見得平常百姓,也能從辨證中得到益處啊!”
封建社會的人,和現代人想法不一樣,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人分三六九等,就算是患了同樣一種疾病,因為貧富不同,身份高低有別,那麼結果也是不一樣的。這是社會侷限性,這個社會就有這個社會的特點,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
在座的人,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幾乎沒有出身貧困的,俱是豪門貴胄的出身,象長孫無忌,乃是鮮卑皇室後裔,李績家中豪富,房玄齡家中豪富,褚遂良家中豪富,就算是王平安,都是家中豪富。殿上各人,非富即貴!
王平安心裡有點不是滋味兒,真是階級社會啊,人跟人不一樣都到這種程度了!他道:“如果要讓良家百姓參予進來,那最好是普通良家子可以得到土地,如果士子們主動參予,那就請禮部記檔,科考時只要不是太差,就錄取了吧!世上人人都有需求,按他們所需求的事,進行滿足,以便讓他們參加辨證!”
褚遂良道:“那明科可要錄取很多人了,萬一出現了上百的進士,那可怎麼辦?”
李世民擺手,道:“這個無所謂,他們能為國分憂,理應得到獎賞,他們捨得出命,難道朕就捨不得進士名額嗎!”
房玄齡呵呵笑了幾聲,道:“那士子們可要大大地感謝王平安了!”
王平安忙道:“是感謝皇上和太子殿下,還有各位大人,小臣有什麼地方值得感謝的。”
房玄齡摸了摸鬍子,心想:“挺會做人,你以後肯定官越做越大,今天只是個伯爵,可封國公的日子一定不遠!”
李世民道:“好,就這麼辦,那地方呢,選在何處?”
李績道:“離長安百里之外,有個石坑村,四面環山,只有一條路可以進出,可以將村中百姓全部遷出來,咱們去村裡辨證就好,封鎖道路,如果辨證失敗,放火燒村,把山也一把火燒了,便可保無憂。”
李世民道:“好,就這麼辦。”對王平安擺了擺手。
王平安這才站起身來,退到繡龍墩上坐好,腿都麻了,下次再進宮奏事,看來得準備兩個護膝,免得再跪得膝蓋生疼。
君臣們又說了好一陣子的具體事宜,這才散了。
一出宮,尉遲恭便拉住王平安,笑道:“有沒有想老夫啊,無病小子,這回你可風光了,你得請老夫喝酒!”
王平安卻道:“尉遲大人,你還欠我一套宅子呢,我一直都沒管你要,現在給我吧,我要建伯爵府了。對了,我的封地折柳縣,到底在哪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