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安在東宮外苦苦等候,大唐太子李治卻在崇賢館裡申,興奮異常!
昨晚便有人來報。說徐州的王平安到了,李治自從習練了“昇仙術。之後,身體感覺相當不錯,每天打幾遍拳,出一身的透汗,一天的精神都很好小所以他是很想見見王平安的。
但宮中自有宮中的規矩,除了皇帝召見臣子外,別人在宮門下閂後,是不能下令開啟的。這是為了防止宮中有叛逆出現,開啟宮門引叛軍入宮。
李世民就是靠兵變才登上的皇個,而他自己立的前太子也造過反,這就讓他特別忌井這種事,李治生性懦弱,自是不敢壞此規矩,所以昨晚就沒見成。
他一早便起來了。估計著王平安應該就等在宮外,正要召見,卻有人來報,說閻立本進宮面聖,沒見到皇帝,只好去了崇賢館,說是昨天得了一好詩小想請太子殿下賞鑑!
崇賢館,也試,是以後的崇文館,不過太子李賢還沒出生,所以也不用避“賢”字這個諱,這時還叫原名崇賢館!
崇賢館就在東宮裡,所以李治便順路去了,見到閻立本之後,閻立本呈上一七絕,這七絕寫的太好了,好到簡直讓人膛目結舌的地!
李治酷愛詩文。當然這時代的人沒有不酷愛的,他一見這七絕,頓時就把要見王平安的事兒給扔到天上去了,給完全忘記了!
“好詩,好詩,好詩!此乃傳世佳作也,此七絕只應天上有,何時落凡間啊”。李治拍著。
閻立本四十多歲。正是一個藝術家,一生之中的黃金年華,他現任刑部侍郎,官做的不小,事情卻是不多,什麼事都有手下人去辦,他便落得清閒。和朝中其它的大臣一樣,只要不當值,便風花雪月,聽歌看舞,過得相當地瀟灑!
在隋唐時期,風氣很是開放,尤其是年輕的才子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一大群人帶著歌姬,跑到野外,脫光了衣服,大家坦誠相待,光著屁股喝酒吟詩,美其名曰大有魏晉之風!
這種事情要是放在現代,那警察是非管不可的,有傷風化,但在隋唐時期,一般人還不能當眾脫光呢,得有一定的才華才行,光溜溜是士子階層的特權小普通老百姓不可照學,否則便是附庸風雅,有東施效顰之嫌!
閻立本年輕時乾沒豐過這種事,史書上沒記過,但他流連於酒肆舞坊,卻是事實,估計他那麼喜歡畫人物,也跟他的生活習慣有關!
昨天,躊躇樓的店主瘋了。被急瘋的!是因為閻立本的畫被提上了詩,畫被毀掉的事著急嗎?不是,是因為找不到提詩的那個人,他才著的急!
躊躇樓的六樓,是專門招待貴客的,王平安衣著豪華,又騎著白龍馬,就憑這斤,派頭。那肯定是大貴客啊,所以夥計才將他請上六樓。而這個六樓是閻立本經常去的,閻大畫家經常喝多,還身上總不帶錢,所以在躊躇樓留下了幾幅圖,權當酒資。
其中牆上這幅畫,是沒法再畫到紙上的,就連閻立本酒醒之後,都再畫不出這麼好的作品了。只能夠畫師們臨摹,所以這幅山水畫的的確確是孤本,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店主對這畫愛如珍寶。不想卻被夥計告知,有人毀了這幅畫!店主能不急麼,了瘋似地從家裡趕到酒樓,一路誓要將毀畫的人千刀萬剮,朵碎了餵狗!
可一到畫前,唸了那詩,他當時就傻了,夥計們有眼不識金鑲玉,那是因為他們識了金鑲玉,他們就不用當夥計了,可他卻是識得的啊!
這詩簡直妙到了極點,好到了不是這詩配不上這畫,而是這畫配不上這詩了!
店主當時就問。寫這詩的人呢?夥計們告訴他沒抓住,那個公子哥模樣的人,溜得非常快,眨眼功夫就跑了!
店主又問這人長得什麼樣子?夥計們又回答說這人長得獐頭鼠目,一看就不是個好東西!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長得那麼下流,竟然能寫出這種好詩來!店主感嘆一番之後。又問這人又有什麼特徵?夥計們說他本人沒什麼特徵,但他騎的馬卻有大大的特徵,是一匹通體純白的大宛名馬。走在大街上,非常之顯眼!
店主得知了這些,非常生氣,怎麼不讓他當時把詩寫到紙上,此人日後必名滿天下,他的墨寶萬金難求,咱們店裡是專做這種生意的,你們怎麼可以放他走了!
和夥計生氣也沒用。店主親自抄下這詩,去見閻立本,說明了此事!
閻立本一見這詩。當時興頭也來了,拍案叫道:“好詩,好詩,好詩!這等好詩足可傳世。到底是誰寫出來的?詩人現在何處?。
店主人答不出來。只好將夥計們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閻立本嘆道:“人不可貌相啊,那人雖然長得猥瑣,卻極有文采,當世之人少有能及”。他吩咐店主留意,如果這人再出現,定要報於他知,他定要好好會一會這位大有子!
閻立本興奮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早便跑進宮來,想要將詩獻給皇帝“州吒帝忙著呢,李世民對千人才很感興趣,對幹吟詩作畫晚城麼興趣了,閻立本報的又不是什麼軍機要事,他也就沒見,處理別的緊要。
閻立本無法,只好來到了崇賢館,將詩獻給太子李治。李治和他父皇正好相反,對於政務向來沒什麼興趣,而對於詩詞歌賦興趣卻是十足,最喜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