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安道:※州就是藥啊。誰告訴你排骨湯就不是藥了的誰告訴你鄲慌
殷九乘撓頭道:“倒是沒人告訴過我!”
王平安指著方子,道:“你看這些藥,蓮子滋養益腎,炎實補腎益精,山藥用於脾腎兩虛,意仁可利水健脾,白果可治溼熱,這些藥合在一起,是相當好的藥膳啊,用它們來燉排骨,你想吃甜的就加糖,想吃鹹的就加鹽。以你現在的症狀來看,吃這個正好,又好吃,又能治病,何樂而不為呢?”
殷九乘露出笑容,道:“那我就回家試試,十天吃一回是吧?”
王平安點了點頭,卻又道:“但吃這劑藥有個關鍵,吃之前你得沐浴更衣,上桌後,你得先念上九百九十九句六字大明咒,這樣才行,等吃完這藥後,你要用清水漱口,然後再念九百九十九句六字大明咒,這樣才行!”
兩個小丫頭聽王平安這麼說。都笑了起來,自家少爺又在要人玩了,不過這個傢伙也確實該好好修理一下,說女兒是賠錢貨,不修理他修理誰?
殷九乘愣了半晌,茫然地道:“六字大明咒,那是什麼咒啊!”
王平安還沒說話,念苦卻在一旁急了,氣道:“殷施主,這二十多年來,你年年來我白馬寺。我還以為你有多虔誠,可你面對觀音菩薩,竟連六字大明咒都不知道,真是太也,唉!”
這六字大明咒其實就是六字真言,也就是五行山上那張條幅,把孫悟空壓得起不來的那六斤,字!
王平安一指殷九乘,痛心疾地道:“怪不得你生不出兒子。你心意不誠啊,連六字大明咒都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曉嘛呢叭咪件,記住了,別唸錯了。照我說的做,念時一定要心誠,保你生兒子!”
殷九乘嘴裡喃喃地念著。深怕忘記了,過了一會兒,他才道:“那我先回去了!”一腦門子的汗,就想往外走。
王平安叫住他,道:“這就麼走了,我說你心意不誠吧!菩薩在上,難道你不該給他的長明燈裡添些香油麼?”
殷九乘這才回過神兒來,道:“應該應該,我就添五貫,”見王平安搖頭,一臉的輕視,忙改口道:“五十貫這就不少了啊,那那,那就五百貫,唉,這也太多了!”
他心痛得臉都綠了,對念苦道:“明天我就叫人給你送來,便宜你了!”搖頭嘆氣地出了大殿。
念苦等他走了,這才對王平安道:“二十多年了,殷施主在我白馬寺佈施的財物,總共加起來都沒有五百貫,今天小施主受了菩薩點化,只寫了不到五百個字,就讓他捐出了五百貫,真是字字如金啊!”
王平安笑道:“可能是手頭緊吧,有錢就多出,沒錢就少出,多少都是心意,喜薩不會見怪的!”
念苦啊地一聲,看著王平安。道:“他手頭緊?小施主,你可知他是誰,他是洛陽城的富啊!你聽他說自己只是斤,書商,其實他是給皇家印書的,不但雕版,還要造紙,就毒當今皇上用的紙,那都是他家作坊制的啊!咱們大唐印製的書。十本里面,有三本就走出自他家啊!”
王平安大吃一驚,道:“那他捐五百貫就心疼成那樣,還穿得窮颼颼的,這是為何?”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窮大方,窮大方,越窮越大窮,越富越小摳兒!
歐陽利卻笑道:“是想把錢給閨女們留著當嫁妝吧,他可有十九個女兒呢,再生一個,就湊夠二十了!”
念苦唸了聲阿彌陀佛,看著王平安,忽地笑了,道:小施主,你可知剛才殷施主走時,為何有些走神兒?”
王平安局毛一挑,等著他自行解說。
果然,念苦道:小施主以為他求子,是家中女眷還沒身孕呢吧?其實,他的一名妾室已然懷胎九月有餘了,這第二十個孩子,是男還是女,這幾日便會有分曉!”
王平安啊地一聲”想:“糟糕,我跟他說念憾嘛呢叭咪件,再吃點藥膳就能保生兒子,可不成想他的妻子竟然早就懷孕了,而且產期就在這幾日這寸勁兒趕的!”
念苦笑道:“我說小施主有佛緣,你竟然不信,如果他還生女兒,那就算老衲看錯了人。可如果他生的是兒子,那豈不證明你的的確確有佛緣嗎?還敢說你沒有受過菩薩的點化?”
他抬著看向觀音菩薩的佛像,道:“上有菩薩作證小施主,你還有何話說?”
王平安一甩袖子,很是不快地道:“主持,你怎麼一口咬定說我有佛緣啊,你怎麼看出我有佛緣的,難不成我腦袋後面有個圈兒,還在閃閃光?”
念苦拿一指殿前的大門。道:小施主能從門上的名字,看出眾生平等,除非事先有人告訴過你,如果是你自己看出來的,那便是對佛理有所深悟!在老衲少年之時,來此殿前,也曾看出了其中深意,所以老衲的恩師便將我收入門內,老衲從此皈依我佛。
小施主今日行事,和老衲當年一模一樣啊,可你卻不聽老衲之言,竟然還要貪戀紅塵,這個就不象老衲了!”
王平安氣極反笑,道:“難道就因為我和你當年一樣,看了看門框,所以就得和你一樣,也出家當和尚?天下沒有這斤,道理啊!”
念苦拿起案上的紙,嘆了口氣,道:“聽小施主的口音,是徐州人氏,那徐州真是人傑地靈。今年大有佛緣的兩人竟同走出自徐州!”
他將紙翻轉過來,那紙的背面竟印有一個觀音像。
念苦又道:“前些日子。有個高僧自徐州返回長安,途經我寺,曾和老衲說起過一人,那人年紀雖輕,卻受了佛祖的點化,從而治好了高僧的耳疾。當時高僧便想勸他皈依我佛,結果那人不肯,只因那人的名氣實在太大,高僧自知無法將他說服,只好返回長安,想在苦修幾年,多研佛法,然後再回徐州,說服那人”
王平安越聽越不對勁兒。不待他說完,便問道:“你說的那個高僧,莫不是靈感寺的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