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即使是里人格,也並不能肯定這群年輕人們的真實身份。
畢竟王琰對於“便衣”一詞是沒有任何概念的,所以即使他再怎麼聰明狡猾也不可能搞清楚。
這是受限於知識的盲區導致的。
但是從對方無意間表現出來的種種細節中,里人格還是能得出“對方不想把事情鬧大”這個結論。
里人格明白,那些傢伙若是不擔心局勢變得混亂,應該早在懷疑自己的第一秒種起就把他給制服。
畢竟對方人手眾多,單靠人數壓制也能把自己給淹沒。
可他們卻沒有這麼做,反倒是採取了一種非常溫和的“懷柔政策”。
尤其是那個為首的、身材魁梧的年輕人,他的態度中更是處處透露出一股壓抑自己莽撞情緒的感覺,這更加讓里人格確定了自己的猜想。
也正是猜透了對方的想法,這才讓里人格化被動為主動,掌控了現場的節奏。
既然對方害怕局勢變得混亂,那麼他就偏偏要把現場情況儘可能地搞得混亂!
打死那年輕的小領隊也不會想到,自己平日裡謹小慎微的行事風格在此刻非但算不上是優點,反倒是打散了他們原本的計劃,讓小隊深陷泥潭。
無論是一味的謹慎還是莽撞,太過極端的話都不是什麼好事。
有的時候比起太過謹慎來,適當地莽撞一下反倒是成事的必要條件。
如果幹什麼事都思前想後的話,那麼就很難做成事。
例如今天這個情況,雖說那滿臉橫肉的治安官魯莽行事,導致現場的秩序陷入混亂,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原本的計劃。
可若這年輕的領隊真照那膀大腰圓的治安官的做法去辦,反倒是能出奇制勝了。
即使強逼著里人格掏出身份證可能會引起民憤,但至少能夠把這件事給完美了結了。
只要能夠確定里人格就是他們要找的王琰,之前引起眾怒又如何?
等到塵埃落定,向大家公佈真相,那些吃瓜路人們憤怒的情緒定然會平息下來。
畢竟這種級別的殺人犯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躺槍,無關群眾們感激你救了他們一命都尚且來不及,哪裡還會再追究責任。
而即使與里人格爆發衝突,失去魔意加持的他戰鬥力充其量也就只是比普通人高出一截而已。
而以他們現場安插人手的數量和戰鬥力,何愁制服不了王琰。
當然,傷亡的情況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只是在開了上帝視角的情況下才能做出的“正確”決策。
領隊並不知道其中所有的內情,在盲猜的前提下,他穩中求勝的做法倒也無可厚非。
畢竟治安官們本身的職責就是維護人民群眾的安全。
倘若一味地為了抓捕兇手完成任務而不顧人民群眾的安危,一不小心出現什麼傷亡情況的話無疑是本末倒置的愚蠢行為。
而在人群中開始有人打電話報警後,那群偽裝成便衣們的治安官們頓時便感覺冷汗順著脖頸開始不停地往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