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飯吃怎麼辦?
搶西邊!
沒衣服穿怎麼辦?
搶西邊!
沒人幹活種地怎麼辦?
搶西邊!
蒙古貪得無厭怎麼辦?
搶西邊!
旗主不聽話怎麼辦?
搶西邊!
搶西邊!
搶西邊!
每當出征令傳到各個村屯牛錄,無論是真滿洲還是包衣阿哈,都會興奮地喊著“搶西邊”呼嘯而出。這已經成了滿洲人的狂歡,清國的立國根本。如果有人穿越到了滿洲那邊當了酋首,絕對會比朱慈烺輕鬆不知幾萬倍,無論什麼問題都可以用“搶西邊”解決。
山海關他們是打不過去的,搶西邊的傳統路線就是由山海關而西,在長城上尋找薄弱環節攻打進去。宣府、大同一線對這些強盜而言已經是千瘡百孔,入口實在太容易找了。
由此看來,如果真的成功將李自成拖在了黃河以西,東宮侍衛營仍舊沒有發育壯大的時間:總不能看著滿洲虜醜從眼皮子底下過去劫掠河北、畿南、乃至山東。
東宮侍衛營列陣對抗步兵還佔有優勢,如果對陣來去如風的滿洲騎兵,卻又顯得薄弱了。以朱慈烺的認識,一支軍隊在初期寧可全軍覆沒也不能苟且偷生,根子不正永遠不可能成為棟樑之才。那麼擺在眼前的事實很可能就是東宮侍衛營在虜醜的鐵騎之下全軍玉碎,不為瓦全。
沒有了東宮侍衛營這支力量,朱慈烺只能成為一個被軍閥牽來扯去的木偶,最終落在滿洲野人手裡,被定罪為“冒充太子”,揹負一個莫名其妙的名字斬首鬧市……
朱慈烺不經意地甩了甩頭,將這個可怕、衝動、不明智的念頭甩到了腦後。
“晉兵還是要大膽過河,以小股兵力騷擾流賊,探明流賊軍力強弱。”朱慈烺話鋒一轉,指向了山西巡撫蔡懋德。
蔡懋德沒想到自己來旁聽,結果攤上了這麼一檔子事。他下意識點了點頭,旋即想到這不是點頭的時候!
“殿下,微臣手中實在沒有可用之兵啊。”蔡懋德雖在迂闊上不遜於馮師孔,但對皇太子的態度卻截然不同。這句話發自肺腑,已然是急得眼淚都要落下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