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金鱗開 > 五一四章 宣威佈德民大悅(十五)

五一四章 宣威佈德民大悅(十五) (第2/2頁)

在民間商行沒能與國家機構展開人才競爭之前,朱慈烺著實有些肆無忌憚。

朱慈烺有個優點,從來不將人想得太笨。他沒想過自己挖坑,別人一個個會跳得十分愉快。對於《宗族法》的推廣,他決定看任丘的效果,一旦合適就用國家力量強制推行,只要不突破臨界點就沒有問題。

讓朱慈烺意外的事,不等他下令,河間府其他各縣已經聞風而動,而大部分宗族則表現出了熱忱歡迎的姿態,真正牴觸的宗族少之又少,最後也隨了大流。

朱慈烺很擔心是民政官員為了政績,下了猛手,又派了人四處巡視,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實在是許多宗族主動找到官家,要求效仿任丘制度。

眼下並沒有人意識到族權與皇權存在矛盾。在所有人眼中,皇權是理所當然天下第一,神聖不可侵犯。

宗族內部的矛盾卻是存在多時。

控制了祭祀權、在宗親中有極高影響力的族長,與控制著實際生產資料的房長之間的矛盾;受大宗欺凌的小宗,以及仰仗小宗鼻息的大宗,彼此之間存在的矛盾;想擺脫宗族約束卻又不願失去宗族庇佑的宗人,與深感對宗人缺乏約束力的族長之間的的矛盾。

這些矛盾的雙方,在自己掌握著強勢力量的時候,都希望強者為尊。在自己處於弱勢下風的時候,又希望向官家討個說法,讓外人來評評理。

在大家無法平等地坐在一樣高的椅子上時,索性全都坐在地上。

秉持著這種想法,各氏宗族紛紛往朱慈烺的坑裡跳,生怕自己跳得晚了。

又因為朱慈烺放開了對立祠堂的限制和保護,降低了門檻,許多大宗族甚至因此分裂出來了新的小宗,自立祠堂,開枝散葉去了。一些在當地缺乏底蘊的家族,也能夠藉此機會立了祠堂,開宗續譜。這些人自然也都成了《宗族法》的堅定支持者。

唐太宗行科舉而自得:“天下英雄皆入我彀中。”

朱慈烺此時才真正感受到,原來“坑”也是能大受歡迎的。

在一片稱頌聲中,朱慈烺的車駕終於緩緩前行,離開了任丘縣這個特產葦蓆的地方。

除了意外地收穫了一批葦蓆之外,朱慈烺也知道了有人要墾荒白洋淀。

這種墾荒一般被當地官府支援,也是朝廷增加田稅的重要途徑,但既然此地有發展第三產業的機會,自然要在政策上有些偏斜。

“開林墾荒與填湖開地都是好的,”朱慈烺充分肯定了農民的拓展意願,“但是天下生態,不能光有農田,一樣要有湖泊溼地來分水蓄洪。現在為了幾畝好地把湖填了,以後受了災再要改回來就難了。

“大理寺正好考慮一下,如何出臺一部《皇明自然環境保護法》,粗略有三點:可以開山,不可毀林;可以墾荒,不可填湖;可以狩獵,不可令其絕種。”

如今糧食異地供給已經成了必然趨勢,即便四百年後華夏大地人口十數億,主要的產糧區也才五個。以現在大明的人口,即便根據太祖開國時的八百五十萬頃來算,配合外購的糧食,也足夠所有人維生。如果按照萬曆年間的統計,全國耕地在一千一百餘萬頃,那麼更不至於出現餓殍遍野的情形。

關鍵在於歉收、絕收,以及分配不均。

朱慈烺決定從影響最大的“分配”上下手,對於新開田土也就不甚上心了。如果分配問題不解決,哪怕開再多田地,也會有人餓死。現在這樣還可以讓更多的人進入服務業,讓商品流通更加便捷,加快資本累積。

“殿下,天下承平,人丁日多,沒有足夠的田畝如何養活人口?”

“天下太大了,有得是地方給百姓種地收糧,何必要破壞祖宗留下的青山綠水呢?”朱慈烺話中有話。

一旁的馮元輝突然想起自己說過的安南、占城之糧,心中一動,暗道:莫非殿下真有外拓進取之心?到時候做個天高皇帝遠的百里侯卻是不錯啊!

ps: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支援啊!感謝大家支援,週末愉快~~~~~~~~~~~!

最新小說: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