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臉上一板,拍案怒道:“一問三不知,竟然敢在朕面前說!你這般問答,敢在皇太子面前說否!”
王承恩一頭冷汗,暗道:這跟皇太子又有什麼關係……
崇禎出了氣,再看武英殿門可羅雀,不願拉下臉傳召大臣,坐立難安,索性起身一振衣袖道:“走,去文華殿!”
文華殿東西兩側的本仁殿和集義殿已經裝修整改,換上了山東運來的無色玻璃,顯得格外亮堂。原本在文華殿南面的內閣就此搬進了文華殿內,排位前三的學士閣老在本仁殿有各自單獨的直房和公事房,排位在後的閣老在集義殿辦公。
如今內閣只有四位閣老,所以李遇知、吳甡、孫傳庭在本仁殿,倒是蔣德璟一個人在集義殿,頗有些本末倒置的味道。
如此一來,朱慈烺在文華殿辦公,找幾位閣老議事就方便得多了。
崇禎已經有些日子沒來文華殿,這次到了之後正好看到蔣德璟從文華殿出來。
蔣德璟上前見駕,被崇禎留住問道:“先生要去哪裡?”
“正要回公事房理事。”蔣德璟恭敬道。
“朕剛才見先生要往集義殿去。”
“陛下,如今內閣搬到了文華殿內,東西配殿正是輔臣們的職房。”蔣德璟解釋一句。
崇禎這才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之前的內閣職房呢?”
之前的內閣職房是坐南面北,可謂冬涼夏暖,十分不舒服。閣臣們早就想換地方,只是這皇城之內都是天子說了算,沒有辦法只能忍著。
“之前的內閣職房交由中書舍人們辦公,制敕房、誥敕房也仍在那裡。”蔣德璟答道。
崇禎又應了一聲,突然發現配殿都已經換上了玻璃,索性下了步輦,道:“隨先生進去看看。”
蔣德璟不能推脫,只能前面引路。
老式建築可以說宜居不宜用。在溫熱通風方面頗有優勢,但在採光上卻是軟肋。因為門窗上多用木格,雖然漂亮,但採光面積太小,室內總是偏暗。換了新玻璃之後,原本的木格盡數取消,採光面積大了數倍,自然改觀極大。
崇禎在正堂坐了一會兒,嘆道:“這玻璃實在是有大用,為何宮中其他屋舍不改用呢?”
蔣德璟被召回來負責重修皇城的工程。
李自成走的時候放了一把火,還是多爾袞來了之後主持修的。只是滿洲人不懂規矩,匠人又都被朱慈烺帶走了,所以修出來的屋舍多有不倫不類之感,還得工部重修。
要重修就得花銀子,現在國庫裡總共就是二十萬兩銀子,各部都在伸手。蔣德璟在治淮上已經拿了大頭,如今上哪裡弄錢去買玻璃?
蔣德璟是個不會拐彎抹角的人,秉持南蠻子的“蠻”性,直截了當告訴了皇帝內外府庫都已沒錢可支領的窘況。
所謂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崇禎曾經被這阿堵之物逼得近乎精神崩潰。直到這兩年,沒有人在他面前討錢,心理創傷才漸漸癒合,此時得知國庫仍舊只有二十萬兩,登時驚呆原地,只有一個刀割似的念頭:難怪春哥兒回宮之後仍舊如此節儉,分明是自己吃糠也要讓家人吃肉的孝子啊!
如此重擔壓在尚未弱冠的兒子身上,崇禎能夠憋出來的心裡話也只有:“我兒實在不易。”這六個字。
“國庫真的只有二十萬兩?”崇禎轉而想到接連擴軍,更是毛骨悚然。現在擴軍未必花得了多少銀子,但日後養這些軍隊得花多少銀子?崇禎朝因為士兵缺餉而譁變的事還少麼?甚至有孔有德、李九成之徒,索性就造反作亂了!
“恐怕還不到。臣最近不曾過問財政之事,陛下可徵詢於吳閣老。”蔣德璟完全不會安慰人。他見崇禎有些猶豫,想起皇帝與吳甡的不悅經歷,連忙補充道:“臣從文華殿出來之後,看到倪元璐奉召入對,大約是命其重掌戶書之職,陛下也可以徵詢倪元璐。”
崇禎果然面色緩和下來。他至今都跟吳甡懷有隔閡,而且隨著吳甡在皇太子面前越發受重用,隔閡也就越深。若是要剖析其中原理,可以簡單歸結為:吃醋。
——你吳甡有這般本事,不為朕用而為朕之太子所用,是說朕還不如自己兒子麼!
相比之下,倪元璐卻是另一個極端。(未完待續。。
ps:新的一月,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