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就算填平了缺口,考慮到資源分配不可能達到完全均衡,仍舊會有人餓死,只是不會出現大範圍的饑荒罷了。
而且這回魯西百姓東遷,以及京畿、河北、河南大量流民湧入,勢必會加重糧食消耗量。
如果在秋收前要進行大規模的作戰,糧食壓力會更大。朱慈烺宣佈完散會之後,不等眾人起身作禮,已經從後門出去了。
在對面的廂房裡,已經坐滿了一屋子的將校。這些人多是各部參謀,並沒有軍事主官在內。
當前如此緊張的時期,朱慈烺也不敢輕易調派軍事主官回來。尤世威最終被授予中將軍銜,擔任總參謀長,講武堂祭酒反倒成了不足為道的兼職。
這次的軍事會議其實是他發起的參謀部會議,其中有一個議題是東南剿匪對緩解糧食壓力的影響。
朱慈烺見參謀部也在考慮
“糧食壓力”這一問題,理所當然要來旁聽。
“以後不等旁聽席。”朱慈烺進來,見眾人在交頭接耳開小會,並沒有開始正式會議,連忙關照了一聲:“開始吧。”尤世威從上座起身,帶領軍官們想朱慈烺行禮,然後才走到地圖前,手持竹鞭在掌心中敲了敲,嚴厲道:“近來夏收,一直到秋粟收穫之前都是農忙時節,各村寨鄉勇訓練進展緩慢。各軍訓練參謀都必須盡最大努力,確保曰常佇列訓練的達成。”尤世威雖然對於
“參謀”十分不屑,認為真正的將軍是不需要這麼多人輔助的。等他自己成為了參謀頭子,很快就意識到這個職位的重要姓,幹得十分投入,再不說廢除的話了。
鄉勇雖然歷代都有,但到了東宮這裡卻不是真正的戰力,而是各部戰損的補充。
這些兼顧生產和戰備的鄉勇,由各部抽調的老兵擔任駐村教官進行訓練。
如果出現新募兵無法完成補充的較大戰損,就會用這些鄉勇補充部隊。
原則上是
“誰訓練,歸誰補”,所以各部對於村落的鄉勇訓練也很重視。尤世威見自己的將威鎮住了這些年輕的校官,心中頗為得意,繼續道:“大家可以看地圖。”他指向高懸放大的大明坤輿圖,繼續道:“現在開始議題:其一,順賊潰敗之後,河南、河北、京畿一帶盜匪橫行,總參謀部建議剿匪任務交給預備營。在座諸位可有異議?”在座的都是各部參謀的代表,若是與滿洲東虜作戰,他們還會爭一爭,對於剿匪事卻不很熱衷。
而且預備營也的確應該見見血,剿匪對於他們來說正是恰如其分。朱慈烺本身也有這個安排,聽尤世威預先提出來,還進行商議,心中更是滿意,只等這條建言提交到手就傳令下去。
尤世威見提議透過,繼續道:“議題二:派讀力遊擊營南下就食,減緩山東軍糧壓力,大家有何異議?”朱慈烺將目光投到朱家駿身上。
他記得這個在汝陽之戰中受傷的少尉,因為他的刻苦用功,成為了
“戰轉參”的典型,被公開表揚,後來分到了羅玉昆部成為營參謀長。如果他沒有提出異議,其他營、部的參謀們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這個意見其實就是讀力遊擊營提出來的,朱家駿作為主倡者,當然不會有異議。
“萬一和其他友軍發生衝突怎麼辦?”有個少校舉手發言問道。尤世威手裡的計劃書中雖然有各種情況的應對預案,但還是望向了朱家駿,把解釋的權利讓給了他。
朱家駿會意,站起身先向皇太子行禮,旋即走到臺前,取了一支竹鞭,準準地敲在了
“徐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