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東虜殘虐黎民,已經是既成事實,而程度上尤甚於失落社稷,所以不得不自刑以謝天下。
“誠如殿下所言,天子不可被刑。由子代父,實乃大孝。”吳甡點頭同意:“咱們得在輿論上將殿下斷髮與緹縈救父聯在一起說。”緹縈救父從漢文帝時候流傳到今日,可見孝名威力之重。
只要突出強調了
“孝”,佔據了道德制高點,無論誰都只能仰視。
“這倒是一舉兩得。”李邦華清了清嗓子,道:“若是能成就殿下這份大忠大孝,那麼斷髮的‘不孝’自然就站不住腳了。”江南某些人除了指責皇太子給皇帝扣罪名,還有些人將焦點聚集在
“斷髮”行為本身。按照衛道士邏輯,輕毀身體髮膚,實乃等同於傷害自己的親身父母。
這種行為自然要遭到嚴厲譴責,但卻有個豁免條例。這個豁免條例就是:忠。
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昇華。在家孝親,出仕忠君,如此才是仁人君子。
正所謂忠孝不得兩全,當
“忠”與
“孝”發生了矛盾,就以
“忠”為優先項。誠如國變以來殉國殉節的官員,從孝的角度而言,他們拋棄了父母給予的生命,截斷了父母生命的延續,雖然不孝,卻是忠義之舉,所以非但不會被人詬病,還會流傳千古。
朱慈烺斷髮,在孝的層面上的確有小虧,但如果將他視作
“臣子”,在忠的層面上反倒是值得大為讚揚。而那些追隨皇太子剃髮的將士,自然而然也都成了忠義之士,不能以一家一姓的小孝來評價。
吳甡看了一眼首輔李遇知,表態道:“如此甚好。”李遇知老眼昏花,眼睛早就被燭光刺激得有些泛淚,聽吳甡此言,微微點頭,道:“請憲臺詳備方略,儘快施行。”李邦華微微欠身,表示知道。
吳甡總算暗中鬆了口氣,比他年輕的蔣德璟反倒將這口氣大聲吐了出來。
這屋裡所有人,誰不想嘆氣?皇太子天縱英才,可就是張口惹禍。而且從來不知道謹言慎行。
比如這次,只要私下找一些將士自發剃髮,立為榜樣,自然能收到不錯的效果,為什麼要自己親自領頭呢?
就算在輿論上將風向扳過來,也無疑是給了小人攻訐的由頭。萬一小人們著書後世,欺瞞了不知情的無辜士子,豈非留得身後之謗?
退一萬步而言,要做這種大動作,多少知會內閣做好應對準備,哪能想到就做的?
不過,這也正是閣臣們體現自身價值的時候……吳甡環視在場諸先生,道:“如此,今日短會便告結束。會議紀要將在明日送達諸位先生廳廨,請早日回去休息吧。”坐在角落裡的內閣中書舍人眼眶發紅,知道次輔老先生大人說的
“明日”意思是明天上班前。這也就意味著,他今晚又得熬夜了。
“吳老先生,”孫傳庭突然道,
“《稅法草案》遞呈殿下之後,孫某尚未收到回執,是尚未送到麼?”李邦華、李振聲見孫傳庭提到了內閣事務,起身先行告辭。
其他三位閣老只得又安心坐下,就這一問題開個短會。中書舍人眼角直跳,心中默禱:千萬別送達!
千萬別送達!如果是草案沒有送到,那麼這個短會就開不起來了。如果是送到了沒有帶來回執,吳甡就必須加以解釋。
別看這一問一答十分簡單,但涉及內閣運作規則,即便再簡單也得出具一份記錄,簽字存檔,以備察驗。
結果卻讓中書舍人十分難過。皇太子的回執非但送回了濟南,同時還附錄了大量修改意見。
“本來是想由戶部先行討論之後再交付閣議,既然孫先生問起,不妨今日便將殿下的意見傳抄諸君。”吳甡一句話將可憐的中書舍人擊沉海底。
——今晚別想睡了。中書舍人由衷羨慕昨天加班只加到丑時的同僚。(未完待續ps:這個月的更新會有些不穩定,小湯只能說盡量而為。
一旦有所餘力,小湯必然爆發,絕無附加條件,感謝大家支援!今日六千字呈上,敬請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