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輕軍官便是東宮最大的勞工頭子,陳德。他接手工兵營之後,頗有不甘,總想調回戰兵部隊。
誰知道近衛三營沒他的份,反倒是越來越多的囚徒、
“刁民”、散兵、苦役發配到了他手下。如今陳德工兵營裡幾乎沒有戰兵,卻有高達五萬人的苦力。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用身家清白的勞工管理苦力,幾乎每個有一技之長的匠人都要帶幾十個徒弟。
好在陳德還有一些信得過的家丁,樂夏以東到處都有屯兵,所以還沒發生什麼悲劇。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德自己也漸漸定下了心,不再奢望一朝出任戰兵將領。
現在,他將這些鬆散的勞工治以軍法,營伍間禁止喧譁,逐漸灌輸紀律概念,請皇太子委任訓導官,還真有了兵營的樣子。
漸漸提高的工作效率,以及被嚴格控制的死亡率,勞工營在各項任務中表現都十分出色。
陳德自己也很清楚哪裡該用最好的材料,取得最好的效果,哪裡又可以省下人力,滿足各方面的需要。
他一接到命令,要儘快修築到濟南的道路,就知道這是為打仗做準備,道路質量未必要極好,但必須儘快滿足騎兵、步兵、炮兵的調動需要。
如今技工學院還沒有完成水力碎石機的研發工作,水泥路只能用在臉面上,主要還是夯土路。
而且如今山東雨少,這種夯土路的使用壽命還算長久。加上平原地貌,更不用擔心山洪沖毀道路的事發生。
“這位將軍怎麼稱呼?”黃德素問道。
“工兵營營官。陳德上校。”陳德淡淡道:“州里就調不出更多的民夫了?以前的衛所軍戶呢?”
“連女人都上工了。”黃德素搖了搖頭,遠遠一指。果然是有兩個粗衣女子在用篩網篩土。
陳德無奈。他手下雖然人多,但用人的地方更多,所以總還是用從地方州縣徵調民夫配合使用。
隨著工程經驗的累積,越來越多的專用工具被改造出來。效率提高的同時,民夫也必須有人指導才能使用,真正能夠掌握也要三五天時間。
這使得營造工程更像是戰場,陳德手下的工匠、工人就是職業戰兵,苦役是缺乏作戰技巧的輔兵。
民夫就是勞動力補充。陳德正要說話,突然聽到一聲鐘響。
“警鐘!東虜來了!”黃德素面如土灰,失聲叫道。
“整隊!”陳德大聲喊道:“我的馬!”黃德素拉住陳德:“將軍,下官怎麼辦!”
“穩住百姓,聽從軍令。”陳德隨口說完,翻身上了親衛牽來的馬匹。工兵營近些日子來的佇列操練有了成效,各處的勞工很快聚集起來。
面帶懼意地列成一個個方陣。相形之下,百姓就沒這麼服從命令了。他們很快就散亂一團,往城門湧去。
黃德素看了幾乎昏闕過去,勉強振奮精神,大聲喊道:“不要跑!帶上工具!”跑動的百姓很快就停了下來,繼而反向逃跑。
城門洞裡。一個局計程車兵踩著整齊的步子,小跑而出,將散亂的百姓驅趕到一塊,讓他們魚貫入城。
在這些恐怖的秩序維持者面前,百姓很快進了曾經的衛城。陳德騎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