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早些去兗州吧。這回路上怎麼走?”
“回娘娘,取的是最近的一條道:從萊州到濰縣,走臨菑,過青石關折向西面。到了泰安州南下曲阜,然後再往西走半日路程就到兗州了。”王承恩原本對這條路沒有丁點概念,看了近衛營送來的沙盤之後,卻彷彿自己走過一樣,一草一木都在腦子裡。
他心中一動,又補了一句:“皇爺,娘娘,有沙盤在,是否要呈上來?”之前他自作主張,結果弄得皇帝和內宮灰頭土臉,還好沒有受到責罰,不過有失帝心是難免的。
這回這個沙盤可不會說話,應該能挽回一些吧。皇帝並非沒見過沙盤,但那是在東宮主持的軍議上,他高高在上,看得並不清楚。
如今只要是東宮弄出來的東西,就能讓他大感興趣,當即就命人抬了進來。
沙盤比之地圖更為直觀,而且這個時代的手藝人,總有無比的耐心和對藝術的追求。
他們總能在限期之內,將手上的活做到最大程度的精美。崇禎眼前這座沙盤,是後來時間寬裕的情況下做成的,上面一草一木都取自實物,無論哪一塊,都能**出來成為一個不錯的盆栽,真是收天地於掌中。
周後卻是第一次見,驚歎不已,讚歎道:“這倒是做得巧,虧得他們能想得到。”
“那些工匠也不過是稟命而為罷了。”王承恩不動聲色地將這功勞往皇太子身上靠。
崇禎和周後只是點頭,又取了書案上的放大鏡來看,猶自不過癮,還命人去傳了定王永王過來看。
王承恩總算是一洗前過,內心歡喜。不過等他到了外面,不經意間問起第一近衛營派了誰來,卻是被狠狠一擊,心中像是被只看不見的手狠狠地捏了又捏。
第一近衛營三個千總部,下轄六個司,派誰不好,偏偏派了坦克司!坦克司的把總,正是那個活該挨千刀的劉肆!
……泰安州,東宮別館。
“殿下,近來京畿南部時常出現東虜白甲兵,他們南下之心昭然若揭。”蕭陌也不希望將自己手下最富有戰鬥力的一個司調去當侍衛,尤其是把總劉肆並不受皇帝皇后的待見。
他很難理解皇太子這樣的安排,是故意讓皇帝回想起不愉快的經歷?
“正因為坦克司的戰鬥力強,所以才讓他們去護駕。”朱慈烺笑道。
“那東虜……”
“沒了坦克司,你就不會打仗了?”朱慈烺問道。蕭陌震身立正,大聲道:“即便沒有坦克司,我營仍舊可以抗擊東虜!”朱慈烺點了點頭:“這回把你叫來,是有件事要單獨跟你商量。”
“末將謹遵令!”
“是商量。”朱慈烺笑道:“是這,你看,閔展煉那邊的預備營已經有些規模了,之前收攏的秦兵、豫兵也都編成了近衛三營。下一批訓練合格,能夠配發旗隊的大約有三千人。我在想,是將這三千人**一營,組成師,還是分配到各營。”蕭陌頓時明白了。
如果要組建成師,那麼近衛一營就會成為近衛一師,否則皇太子也不會只讓他一個人回來。
“殿下,末將見匠人打造兵器,都是將好鋼淋在刀刃上。”蕭陌道:“我第一近衛營驍勇善戰,若是能擴充為師,想必更是如虎添翼。”
“我擔心的是,編制擴大太快,相應的戰術安排能否跟上,軍官的培養速度能否跟上。”朱慈烺頓了頓又道:“而且,如果兩個營組成一個師,其所發揮的效用如果不能比兩個**成營的單位更大,我寧可再多設一個**營。”礙於攻擊力的侷限性,部隊編制不能過小,否則就沒有了足夠火力。
也因為只能透過旗號傳達軍令,編制太大也會造成很多麻煩。皇帝派遣大將出徵的時候,常有
“臨機處置”
“便宜行事”之權,就是因為通訊技術落後,難以協調。當年薩爾滸之戰,楊鎬二十萬大軍兵分四路進發赫圖阿拉,結果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足以成為例證。
“殿下,末將願意一試。”:看完書,順便投個推薦票唄~新的一月,有月票也要儘快投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