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鬼,這真的是人能做出來的食物嗎?我拿足部脫落的角質層泡水放進去味道都沒他做的菜味道重。”
“虧這些老東西還是全國最好的學院的伙伕,換在我們那兒怕是連廚房都進不去。”
“那些天天窩在工坊裡研究鍊金術的瘋子們能不能幹點造福大眾的正事,每天琢磨著怎麼把開水燒地更旺很好玩嗎?研究研究怎麼弄出更好的調料來不是更有意義嗎.......”
“行了行了,有的你吃就不錯了。”卡德沒好氣地說,“又不要你付錢,還老抱怨。”
這餐晚飯最終還是由卡德請客。
雖然是被坑的,但他也不怎麼在意。
他的身份是平民,但家境不是,每個月家裡給他打來的零花錢足以令他過上吃喝不愁,偶爾還能開開小灶的生活。
見羅萊好像還要說話,卡德趕緊出聲阻止:“趕緊吃吧你,別又整得我都吃不下去了。”
之所以用“又”字,是因為羅萊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用餐時對食物與廚師進行批判了。
讓他多說幾句,自己嘴裡的食物怕是都會跟著他的話變了味,原本還能入口的東西在言語的感染下很快就會變得乏味,難以下嚥。
“.......”
羅萊嘆了口氣,閉上嘴。
穿越這麼多年了,他還是無法習慣格倫尼亞的伙食。
格倫尼亞人對於調料的使用與食物的搭配簡直就是災難,連炸魚薯條這種東西都能成為貴族宴會上必備的一種菜品就能看出來,他們的美食文化是多麼的匱乏。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可問題是,格倫尼亞的廚師,尤其是學院裡那些“高階廚師”,都賊有自己的想法,整天推出新菜品,還幾乎個個都能跟“仰望星空”打個平級。
搖搖頭,他將套餐裡的各種重口味食物挪到一邊,就著青菜下飯。
剛吃一口,還沒來得及嚥下,便聽見卡德略帶疑惑的提問。
“說起來.......你真覺得你能透過那道考驗嗎?”
羅萊喝了口水,把飯嚥下,說:“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就是因為試多了才知道那很難啊.......”卡德含糊不清地說,“幾百年來,幾乎每屆新生中都會有自命不凡的人要去挑戰它,除了「黃金王」,你見過誰成功了嗎?沒有吧。”
“.......”
羅萊咀嚼著青菜,沒有否定卡德的話。
因為他說的確實是對的。
格倫尼亞皇家學院的歷史很長,有千餘年之久,比現在的格倫尼亞王國的歷史還要長。
起初,它只是一個小地方的領主因為喜歡閱讀而建立的樓閣,後來隨著時間變遷,領地逐步擴張,收集來的書籍越來越多,領主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於是,樓閣便成了院子。
再後來,領地的領主宣稱自己擁有地區法理,成立公國,自稱“大公”,它便成了貴族與公國大公孩子們互相交流學習的地方。
某一天,一位孩子在遊玩的時候忽然發現,院子的角落裡有個裂隙,經過調查後,他們認定這是某個「地下城」的入口。
所謂「地下城」,指的是“並不存在於本世界,但因為某種位置原因,使得二者之間的空間進行交疊,碰撞,繼而融合而成的地域,它們邊界無法定義,因為它們擁有吞噬其他「地下城」而擴大自身的可能性。”
雖然在定義上不屬於本世界,但實際上,「地下城」的存在對於人類來說,幾乎不可或缺。
因為這個世界的人類擁有的超凡力量,絕大多數都是從「地下城」裡取得的。
人類的誕生雖然有攜帶魔力,然而這份魔力卻沒有任何特質,需要透過去「地下城」裡尋找特殊的素材煉成「魔藥」,為自己的魔力染上顏色,只有經過這樣一系列的過程之後,才能學習各式各樣,與自己魔力顏色等同的魔法。
這個概念有點複雜,用通俗的話來說,就相當於人類最初只是個白板,需要透過「轉職」才能獲得技能,而轉職之後,也只能學習與自己職業有關的術法。
《魔力學》中,將為自己魔力染色的這種行為,稱之為「血統覺醒」,是所有人邁入超凡的,最基礎的門檻。
想要邁過門檻,就必須要進入「地下城」,按照自己的感覺,尋找可能最適合自己的素材製作魔藥,打下基礎。
往後要是想要繼續提升,還是得依靠「地下城」。
無他,怪多爆率高爾。
所以對於人類來說,「地下城」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點之一,小型的「地下城」能使成千上萬人邁過門檻,而如果能控制一座巨型「地下城」的入口,那麼它幾乎擁有了成立「王國」的潛力。
而在經過深入調查之後,人們驚喜的發現,這所院子裡的裂隙,正是一座巨型地下城的入口。
自那以後,原本剛剛成立,國庫尚有空虛的小公國,底蘊瞬間便變得豐厚起來,而這座院子,也被冠以了“學院”之名,透過巨型地下城提供的資源,為公國培養人才。
不過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