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搖頭,異口同聲道:“沒有。”
蘇茹很滿意的轉過身來,看著安寧,攤了攤手。
安寧有些錯愕,實在沒想到不食人間煙火的青陽山上,會有這樣的一群人,除了錯愕,他只覺得心裡發苦。
這位六師姐看起來瘦弱得很,但手上拳頭的力量,卻是驚人的強大,而且方才那一拳,她明顯是留了手,力道應該不過十之七八。
當然,這位六師姐的拳頭,自然無法跟蔣師相比,但蔣師每次出手都把握住分寸,即使受傷再重,也絕不會傷及根本,而且只出一拳,而眼前的蘇茹,絕不可能只出一拳,以她方才賴皮的性子來看,今日若不分出個勝負輸贏,她絕不會輕易罷休。
安寧打是捱了不少,但這打架,他確實不會。
打架有很多種,在青陽鎮的小巷裡,跟那些孩子搶肉的時候,是發狠,用狠辣來嚇退對方,在青陽城跟那位城主,則是廝殺搏命,而眼前這種,則是講究你來我往的破招拆招,不僅不能搏命,甚至都不能發狠。
安寧迄今為止,只學了一種招式,那便是縱橫劍,可縱橫劍並不是用來打架的。
蘇茹提醒道:“小心了,這一次我可不會留手了。”
說罷,踏步向前,雙手同時出拳。
她的拳法並沒有多高深,但卻很快,幾乎是快到了極致,安寧看著她出拳的方式,就感覺她這兩拳打來之前,就像是已經打了千萬拳。
任何人做任何事,只要做到極致,就能達到這種效果,這便是入微,蘇茹的拳頭如此,安寧的劍法也是如此,所以大長老才會說安寧從未修行,一朝提劍便入微,大長老不知道的是安寧在此之前,已經揮劍百萬次。
修行講究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這是大多數修行者對修行的認知,青陽宗自然也不例外,但蔣師卻造就了這個意外。
當然,這種意外只有安寧可以。
這並不是說安寧的天賦有多卓絕,而是因為安寧自小練就的堅韌體魄,再由蔣師出手打磨,造就了佛門小金剛。
修行法門千千萬,沒人敢說哪一種就一定是對的,也沒人敢說哪一種就一定是錯的,但其實本質並沒變,都是為了錘鍊體魄,以達到脫胎換骨的效果,從而證得長生。
所以任何法門,到了最後,其實不過四個字而已——殊途同歸!
武道如此,道術如此,佛法亦如此。
當然,門派有別,所以佛門看道術,只看其形,不解其心,道家看佛法,只知其義,不明其意。而蔣師不過是找出了兩者的共同之處,在安寧身上展現出來,所以才會讓那位大長老和三長老感到疑惑。
安寧還是沒有出劍,雙手握拳,交叉在身前,同時發出一聲清喝。
拳臂相交,安寧雙腳搓著地面向後滑退,地面上直接留下了兩條溝壑,他那雙草鞋更是徹底損壞,留在了溝壑中。
安寧停下之後,只覺得五臟六腑都在翻騰,一雙手臂更是幾乎麻木。
他雖然擁有了小金剛的境界,但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只是在面對攻擊時,出自本能的激發力量去抵擋,面對蔣師的拳頭是如此,面對蘇茹的拳頭也是如此。
蘇茹身體也在後腿,相較於安寧的狼狽,她顯得輕鬆得多,身體在空中打了一個旋,落在地上後便穩穩站住。
安寧並沒有發現,她落下之後,握著拳頭的雙手在背後悄悄抖了抖。
其他人看著,越發覺得有趣,對那個揹著木劍的未來小師弟,越發好奇。
蘇茹看著安寧雖然狼狽,但卻並未遭受任何重創,皺眉問道:“還不出劍?”
安寧愣了愣,似乎是因為蘇茹提醒他才記起來自己會用劍,應了一聲,取下背後那把桃木劍,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