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還真就沒有什麼人再來賣女兒或者賣自己了。
青樓行業從業者外出調研,驚訝地發現往日裡窮的當褲子的農民們開始變得有錢、能吃飽肚子了,這讓他們感到錯愕。
這幫泥腿子啥時候手裡有餘錢了?
誰家菩薩那麼發善心,居然能讓這群人都有餘錢?
他們進一步調查,才發現城外的農戶們那是家家戶戶都加入了什麼集體農莊裡。
集體耕種土地,輪流外出做工,一個人賺兩份錢。
他們給官府修水利、修道路、修城牆、修房屋,乾的是力氣活,賺的是辛苦錢,累是挺累的,但還真別說,賺的錢還真不少。
與此同時,襄陽城外還建立了一座座手工工場,規模之大遠超他們的想象。
很多工人不靠土地,只是在工場裡幹活掙工資,靠工場吃飯,也有錢賺,在城裡買房子買傢俱,一個三口四口五口的小家庭過得還真挺愜意的。
他們有錢了,青樓裡的生意其實在一段時間裡迎來了一波小爆發,客源是增加了不少,這一點老鴇子們還是挺高興的。
但是老鴇子們很清楚,這是不可持續的。
青樓若要生存,必須要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必須要持續有新鮮血液的注入,不斷地捧起屬於一個時期的花魁做門面招牌,大量吸金。
否則客人們遲早會膩歪。
然而他們原先的合作者都被明政府幹掉了,墳頭草都三米多高了,原先最高效的手段失效了。
明政府官員也從沒有過擠兌農民破產的事情,反而想方設法給農民們安家發福利。
這……
他們還真是無法想象為什麼真的會有官府給泥腿子們發福利,讓泥腿子們的日子變得好起來,這真的好奇怪啊!
農民們手上有錢了,賣兒鬻女的動力沒了,他們又不能強迫,又等不來自願,無奈之下只能親自上門勸說,試圖用高價誘惑農民把自家尚有些姿色的女兒賣掉給他們。
結果曾經有過合作的農民對老鴇子冷眼相待,閉門不見。
而沒有合作的農民一聽老鴇子的身份和來意便勃然變色,抄起傢伙就劈頭蓋臉一頓痛打,接著把老鴇子押送到集體農莊復興會辦公室。
櫃門集體農莊復興會得知此事,從上到下非常重視此事,將這名老鴇子移交給襄陽府司法分局。
司法分局根據明律,把這個老鴇子判了刑,然後取締了這家青樓,還對整個襄陽的青樓進行嚴控,洪武十一年試點取締青樓的時候,襄陽就被列入了第一批試點城市名單之中,全面取締青樓。
到洪武十二年蘇詠霖南下山東的時候,整個襄陽府的範圍內都沒有了青樓的存在。
官府和復興會組織鼓勵民眾揭發任何與青樓相關的產業存在,一經查實,必然給予豐厚的獎勵。
六座城市之中,原先的青樓從業人員們的都被抓了起來,根據明律,問罪的問罪,納入勞動改造特別學習班的就去進行特別學習。
而取得的效果也是相當的好,充分證明了【問罪——改造——新生活】模式的有效性。
所以在這一時期,明政府就算強制取締全國範圍內的青樓,也不會在民間掀起什麼太大的波瀾。
大家其實已經在心底裡預設了青樓的最終結局。
蘇詠霖於是決定回去之後就正式宣佈取締全國青樓。
從此以後,大明律法將明令禁止青樓重開,將這一從春秋時期開始就延續至今的社會毒瘤徹底取締,從法律意義上第一次將其徹底打入非法的深淵之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