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王朝皇帝和高官顯貴,做出決策絲毫不顧現實情況,甚至於互相傾軋,互相拖後腿,吞吃工程款項,吏治腐敗,這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你們就沒有反思過嗎?”
辛棄疾說到最後,是厲聲質問的態度,湯思退和沈該實在沒什麼底氣對抗這種態度。
一次失敗還好說,兩次失敗就沒什麼底氣了,三次失敗,可以算作是徹徹底底的無能了。
第四次最為惡劣,後果也非常慘痛,不過杜充後來背叛了,蘇詠霖也讓杜充付出了代價,所以辛棄疾也沒打算揪著杜充的問題說到底。
但是他必須要把強勢的態度表現出來。
要是能不動刀兵就能搞到歲幣當然最好,雖然辛棄疾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過過嘴癮也不錯——他實在是太厭惡這個朝廷了。
“發生那樣的事情,絕非大宋所願,他們都是大宋子民,大宋也不可能願意看到他們喪生,只是……只是天不遂人願啊!”
湯思退一臉悲慼道:“大宋所面臨的黃河之災害遠超歷朝歷代,這又怎麼會是大宋願意看到的?”
“所以,南朝不願意看到,我大明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繼續存在,所以,無論如何,這黃河都要修。”
辛棄疾怒目圓瞪,鬚髮皆張,厲聲開口道:“可是黃河整修需要的工程量太大,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大明無力獨自承擔,需要南朝相助!”
辛棄疾還是把話題引回到了這裡,這讓湯思退和沈該十分無奈。
“說到底,這是明國內政,明國怎麼能為治理黃河的事情要求大宋出錢呢?”
“辛總長,這樣的做法未免過於不講道理,北朝難道是這樣的國家嗎?”
辛棄疾絲毫不為所動。
“正是因為這是大明內政,所以南朝只要支援大明一些錢財和物資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南朝插手,否則大明還未必能成功整治黃河。”
好傢伙,你這還罵上了!
湯思退立刻搖頭。
“辛總長!這屬於訛詐!這是非常卑劣的行為!北朝一定要這樣做嗎?”
沈該也絕不鬆口。
“辛總長,兩國簽訂和約以來,講究和平共處,互幫互助,如今北朝卻做出這樣的事情,難道可以讓天下人心服口服嗎?”
辛棄疾已經沒有耐心和這兩人打嘴仗了。
“我的身份,兩位應該知道吧?”
“那又如何?”
湯思退皺眉道。
“大明參謀院,是軍隊的指揮機構,大明參謀院可以向軍隊釋出命令,軍隊需要得到參謀院的命令之後,方可出擊行動。
而我,就是那個秉承陛下命令對軍隊發號施令調動軍隊的人,所以為什麼大明皇帝陛下需要我出使南朝,兩位明白了嗎?”
湯思退一愣。
沈該也是一愣。
兩人齊齊變了臉色,意識到辛棄疾這話所說的內容正好是他們最擔心最不願意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