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息怒,稍安勿躁,明國以軍事主官南下為使者遞送國書,顯然是表示他們對此事的重視,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並且隱隱有用兵馬威壓我朝的意思。”
王綸把這層擔憂說出來,湯思退和沈該立刻變成了苦瓜臉。
但是趙構卻沒有。
“讓他壓!讓他壓!我還怕他不成!”
趙構紅了眼睛,一甩手把桌上的茶碗砸碎了。
“讓他領兵來啊!他來啊!我大宋是好欺負的嗎?他有四十萬兵,我就沒有四十萬兵?他若敢南下,我必要他好看!!”
趙構怒吼連連,看上去非常有種,以至於宰輔團隊都覺得好奇——你怎麼突然那麼有種了?
不過想想,也不是不能能理解。
國書裡的話確實很難聽。
明國國書的意思就是把中原如今的衰頹和黃河的問題全部甩到宋廷頭上,將罪責歸咎於仁宗神宗和哲宗三代皇帝,儼然是對著趙宋皇室的列祖列宗開炮了。
中原到如今,全是你們趙宋皇室乾的,你們要為此負全責。
趙構的確有理由生氣。
天子家族怎麼會犯錯呢?犯錯的都是臣下,是無能的臣下,絕非皇帝。
但是。
湯思退面色很差的進言了。
“陛下,明國大軍十分精銳,金國數十萬大軍,僅僅三年之間就全部崩潰,完全無法對抗明軍,顯然,明軍遠強於金軍,而我朝大軍雖然數量多,但是……”
湯思退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就這短短的幾句話也足以讓趙構從盛怒之中反應過來,然後緊緊地皺起了眉頭。
宋軍打不過金軍。
金軍打不過明軍。
消除同類項,得出結論。
宋軍打不過明軍。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擺在眼前。
因為這個事實太過於顯而易見了,所以當明國想要修黃河卻缺錢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宋國,想到了他們孱弱的軍力和富有的印象,以及曾經給金國送歲幣的事實。
能給金國,不能給我?
他們不打這個主意就怪了。
趙構沉默了,湯思退也沉默了。
周麟之一眼看向了面色慘白的王綸——他記得之前王綸曾經在西夏使者失望離開的時候說過,宋國因為懼怕強鄰而不敢提升自己,那麼遲早會引來強鄰的覬覦。
那個時候,宋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