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工作的時間太長太緊張,也的確是會崩潰的,對身體不好的。
考慮到這一點,蘇詠霖決定把後勤司一分為二,改後勤司為糧餉司,並且增設一個軍械司。
從此以後糧餉司司專門負責軍隊經濟方面的工作。
而軍用武器裝備的製造、儲存、調運等等全部交給軍械司,以此減輕林景春的工作強度。
林景春也四十多歲了,那麼高強度的工作他是撐不住的,所以他對此也沒有意見,並且推薦了能力很強的部下時徵擔任軍械司主簿。
於是勝捷軍裡除了戰鬥部隊之外,文職軍官建制也漸漸成熟起來。
指導司,軍法司,糧餉司,軍械司,四大文職部門開始全面負責起勝捷軍的非戰鬥工作,勝捷軍的專業化程度再次攀升了一個等級。
軍隊人數增多了之後,後勤壓力也會隨之變大。
林景春得到蘇詠霖的減負照顧之後,職責依然繁重。
軍用武器裝備之外的後勤工作還是糧餉司負全責,他還是軍隊的大管家,大家吃穿用度全靠他來安排。
於是統籌負責的軍隊經濟工作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不僅需要人手,也需要更多的錢。
人手,可以自己培養加外部輸入,短時間內是可以搞定的,這一點蘇詠霖不擔心。
但是錢,肯定是需要大量外部來源的,只是自己內部這點收入實在是捉襟見肘。
勝捷軍不搞苛捐雜稅,所有稅收都透過農會和農民們協調完成,沒了中間商的抽成,收的比例雖然少,但是落到勝捷軍的倉庫裡,那就是一筆大數目。
蘇詠霖一度擔心削減掉太多稅目會讓軍隊的日常運營難以為繼,但是現在看起來純屬杞人憂天。
吃飯已經不成問題,勝捷軍的生存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不需要仰人鼻息,不過有人願意給當然更好。
但是軍隊想要發展壯大,光吃飯不成問題也不行,必須要有足夠的軍費。
蘇詠霖頓時就想起了南下找姚宏放談生意的蘇長生。
也不知道他現在和姚宏放談得如何了,能否談成這筆交易。
這筆交易要是談成了,勝捷軍的財政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他可以放鬆擴大地盤,經營根據地。
否則那些名人字畫珍寶古玩之類的留在勝捷軍的倉庫裡只有吃灰的份兒,根本派不上用場。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玩,金國這邊顯然打成一團糟,是個小型亂世,吃不下這些貴重物品。
只有【虛假的盛世·南宋】才能吃下這批價值連城的寶物。
一定要談成啊,不談成的話,問題可就真的有點大了。
正在蘇詠霖為這件事情感到擔憂的檔口,蘇長生正在和姚宏放進行第二次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