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兼職成員都是散居各地的平民,並不接受蘇詠霖的直接影響。
除了核心團隊之外,蘇詠霖能影響到的就還有那七百多號製鹽工人和他們的家眷。
蘇詠霖也把他們作為自己重要的起家力量,蘇定光去世以後,蘇詠霖改變了原本製鹽工場裡的血汗模式,進行勞動改革。
每天定時定量工作,給午休,每天給三頓飯,增加工錢和逢年過節的福利,自己經常登島親自發福利,與民同樂,彰顯仁德。
不僅如此,蘇詠霖還學著官府,每十天給工人一天休息。
甚至准許他們輪流離開海島到定海縣逛街消遣——當然要有核心團隊成員的跟隨。
等識字的人多了,蘇詠霖還在工場裡開設識字班,利用每天午休之後的一個時辰教工人們和他們的家眷、孩子認字,甚至還自己充當老師教他們認字。
工人們不理解原因不要緊,公佈獎懲條例。
認字多的給賞,認字少的要懲罰,獎勵非常豐厚,有錢,有假期,有肉蛋水果之類的福利。
懲罰也很讓人鬱悶,一般就是減少假日,加班之類的。
於是工人們爭先恐後的學習認字,一點也不落下。
還有些工人把字寫在紙上貼在自己的工作臺前,一邊製鹽一邊認字,還要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一起認字,非常努力。
兩年的功夫,花了不少錢買紙,掃盲行動在蘇家私鹽集團的核心團隊和製鹽工場內成功完成,這世界上多出了一千多個能讀會寫的人。
認字之後就是講課。
蘇詠霖做老師,把工場工人和核心團隊成員編在一起,主要給他們講南北宋之交的那一段歷史。
他著重講徽欽二帝和他們的妻女被侮辱的事情,潛移默化間激發他們對趙構的鄙視和痛恨。
接著又從他們各自的卑微悽慘出身著手,帶他們回憶曾經的卑微和悽慘,飯吃不飽鹽吃不到,餓得渾身乏力頭重腳輕的過往。
包括核心團隊在內,還有工人們,跟著蘇家販私鹽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苦出身。
只是現在乾的活兒不一樣,有的刀口舔血,有的只是製鹽,但是出身差不多,都是給逼的沒辦法,為了活命加入了蘇氏私鹽集團。
所以說這些事情特別有效果。
蘇詠霖就從這裡入手,講述他們的悽苦,接著跳躍到蘇家對他們的幫助——帶他們走上這條雖然危險卻能吃飽飯拿到錢過上好日子的道路,讓他們知恩。
並且帶他們著重學習南宋政府對私鹽販子們的處置規定,讓他們知道自己沒有退路,稍有不慎,就是死,營造他們的危機感。
知道恩德,有了危機感,就更容易和蘇詠霖站在同樣的角度看問題。
這個時候,蘇詠霖再發表一番演說。
主要講述自己為了讓大家活命從而面對南宋官府的壓迫下委曲求全的事情,講述自己如何卑微的在孫元起的淫威下跪舔以求生存的故事,由此引發大家的共情。
很多人都是頭一次知道看似光鮮亮麗的蘇詠霖居然也要幹這樣的事情。
他也要在官老爺面前下跪求情送禮哀求以獲取他們的一點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