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嶽開始明悟,自身的一切都是由道尊推動之後,就開始提防著道尊了。
道尊對陳嶽的照顧,在陳嶽看來,就像是炒股,陳嶽能在道尊這裡得到一些利息,但是道尊想要的,可能是陳嶽的本金。
而對於自身,陳嶽思來想去,自覺道尊能夠看得上眼的,就是那一個神話世界。
由此在故事的安排上,陳嶽早早做好了安排,下面就等著官落落,高靈仙在下界刊發,統攝民心了。
“你的潛力已經用盡了。”
道尊平靜說道:“翻不了盤了。”
“未必……”
陳嶽最後運轉力量,將道尊囊括在內,說道:“我還沒有成為人皇……”
從上古到現在,人心的力量,僅僅在泰皇時期,被應用過一次,在那之後,人心就開始分散,現在的陳嶽,想要再一次的讓人道萬眾一心,只要有一瞬,就足以改寫現在陳嶽的窘境,也能夠成為陳嶽和道尊鬥爭的勝負手。
天門再一次的被封閉。
在天庭的最深處,道尊正在應用手段,收割陳嶽的性命,以此來讓陳嶽重生,切斷陳嶽和文氣世界的聯絡,從而重新的創造三界。
而在人間,陳嶽所創造的故事,依舊在連載。
“這是風雲第三部的故事。”
孟藏遺和鄭經人兩個人透過繪製,將風雲第三部的故事給畫了出來。
《風雲》這一部漫畫的預言其實很直白,像是泥菩薩預言雄霸的“風雲際會淺水遊”,作為一個有基礎文學素養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感覺,這淺水遊就是虎落平陽的意思。
但是在《風雲》裡面,雄霸是真的在淺水裡面游泳!
《風雲》裡面炒作了一個千秋大劫,弄到了最後,就是一把千秋劍,一把大劫刀,兩者叫做千秋大劫,畫到了最後,弄出來了風雲大戰連城志,以及聶風的孫子有劫心等等爛活。
但是《風雲》不僅僅有漫畫,其實還有,在裡面,補全了部分的世界觀,也有一些內容,是漫畫取信的,而在裡面,千秋大劫就是中日之戰。
陳嶽在書寫《風雲》第三部的時候,斷然不會用第三部裡面原本的爛活,而是透過了無道狂天,半邊神這些拉長時間線,最終透過書寫背景,將這一戰給描摹出來,讓世人知道,這千秋大劫出自何處,為何難以制止。
“唉,大冰凍術……”
“唉,修園子……”
“唉,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唉,唉……”
千秋大劫並非是一時而發,在那之前,巨大的壓迫已經存在,而到了千秋大劫的時候,農業對工業,巨大的劣勢,讓這千年的國度,千年的文明慘遭蹂躪,滿目瘡痍。
“這是武俠線……神話線的千秋大劫會怎麼樣呢?”
道尊問道。
“根本不存在神話線。”
陳嶽平靜的說道。
在凡間,各種話本將朝代鋪墊了一輪之後,史書出現了。
在這史書中,也記錄了一些神神怪怪的事情,但是總體上,是將過往的事情記錄下來,從而總結出來歷史規律,讓人透過這歷史規律,從而校訂對未來的抉擇。
在這浩浩湯湯的史書之中,無數的英傑輩出,在陳嶽所幻化的歷史長河之內,熠熠生輝。
神話線,演義,武俠,這些不過是基於璀璨的歷史,而衍化出來的故事。
道尊所想要的神話世界,不過是一層巧飾,一層幕布,在史書中被輕易的扯下,顯露在外的,是一片血淋淋的現實。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吃人。”
“君不見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飢餓,戰爭,貧窮等等,都隱藏在盛世的一角,透過史書,文章,詩句,這些能窺得一鱗半爪。
而這樣的境況,在清朝中後期急速的惡化,一方面是人口的暴漲,另一方面則是清朝故步自封,從而讓民眾陷入到了極度的赤貧。
這樣一個封閉的農業國,自然不是擴張的工業國對手,這一事實被人洞徹之後,諸般苦難接踵而來,首先是鴉片戰爭,在那之後不過十五年,就是英法聯軍的侵略,再有十年,俄國侵佔伊犁,緊接著有三年時間,琉球被奪,又過十年,中法戰爭,九年以後,甲午戰爭,又三年,英國奪租借地……
這是一場巨大的悲劇,也是一個文明史無前例的衰落過程,在這苦難之中,無數的有志之士開始了各方面的探索,就是想要為這個民族謀劃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