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他說的這兩個專案,嚴以珩都知道。
第一個專案,看上去是個好專案。
陽城當地一個挺有名的物管公司把自己的幾個定期存款做了質押,從銀行裡又套了挺大一筆錢,跟幾家第三方公司做了資金拆借。
當時談吉祥動了心思,開會的時候提了一嘴,說,恆譽還有個已經註冊了的子公司,一直沒開展業務,幹脆趁著這個機會進入二級市場算了。
這個事情,老實說,嚴以珩真的動心過——他不想摻和二級市場的渾水,無奈這家物管公司實在太過有名,不誇張地說,幾乎可以算是國內物管行業的半邊天了。
是上市公司,現金流又多又穩,能有什麼風險呢?
偏偏這個時候,有個跟嚴以珩挺熟的客戶聽說了這件事,連忙跑來勸住了。
那個客戶跟他說了一點小道訊息,大致意思是說,這個表面上看起來不會有太大風險的信貸交易,背地裡水很深。那幾家第三方公司層層穿透之後,錢都是要流進那家物管公司背後的地産開發商的。
那客戶話說得很明白:“以珩,你想想,你也做物管,對這行業比我清楚。都知道物管公司現金流好,他們費這麼大勁,募來的錢,最後是要給開發商輸血——這裡面有多少事兒,有多大風險,你自己想。”
恆譽畢竟開了有兩年多,嚴以珩手裡也有不少人脈資源,他立刻找人打聽了一下,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於是第二天就把這個提議否了。
“這個事情來得急,當時沒仔細跟你說,”嚴以珩挺誠懇地說,“賴我,應該跟你解釋清楚前因後果。”
說著,他把這些私底下打聽來的訊息一一說給談吉祥聽。
“當時剛好有點別的事情,太著急了,沒說清楚。當時我不同意,就是因為這樣。”
談吉祥聳了聳肩,也不知道聽沒聽進去:“好,好。”
至於他說的第二個專案,是蘇筱不同意。
這個專案,聽上去也是個靠譜的專案。
大約十年前,陽城這裡出了一個電商品牌,正好趕上行業浪潮,做得很大,現在已經是市場佔有率前三的電商了。
他們想做供應鏈金融,中間輾轉了幾個“中介”,最後找到了恆譽。
而談吉祥想做的,就是用這家電商的應收賬款去融資進行增信。
蘇筱當場就否了:“你知道的,以珩不會同意,恆譽不做這種買賣。”
談吉祥當時沒說什麼,表情也和現在差不多,看不出高興或是不高興,只是有一種……“那就隨你們便吧”的無奈感。
想起這件事後,蘇筱皺了眉:“你有什麼意見,能不能當時就說,別留著秋後算賬?”
談吉祥冷笑一聲,道:“當時就說?我說了有人聽嗎?”
蘇筱難得的耐心在他的反複逼問中徹底消耗殆盡。
“談吉祥,你能不能別跟瘋狗一樣到處亂咬?”蘇筱聲音也大了起來,“一件事是一件事,你非得混為一談是嗎?哦,你的意思是,你的想法不允許別人反駁,你有兩個專案大家都不同意,所以大家都針對你,是嗎?那我提出來的事情以珩否得更多,他是不是也對我有意見啊?!”
“那當然不是。”談吉祥怒極反笑,“他當然不會對你有意見啊,你們是一致行動人嘛。”
這話一出,戴盈盈也愣了。
嚴以珩幾乎都快忘了這件事。
恆譽成立初期,蘇筱確實跟他簽過一致行動人的協議。
當時蘇筱說,他對管理公司完全不感興趣,也知道自己做不來,想想就覺得煩,以後有什麼大事,就讓嚴以珩代替他做主,他沒意見。
當時沒想那麼多,簽就簽了,也根本沒想過這件事會在兩年之後被談吉祥在這樣一個場合上翻出來說。
實際上,這個一致行動人協議,簽了也跟白紙一樣,並沒有真正起過任何作用。
至少至今為止,他們四個人在重大決策上,還是保持了表面上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