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太入神了。
“叔父此時在看何人典籍?”
荀挑了挑眉,終於是把手上的竹簡放下去了。
“老子的道德經。”
這是曹操要曹衝送給荀的書,而在曹衝把書帶到荀面前的時候,荀便開始每日翻看。
道德經裡面蘊含著許多的人生哲理,不同時間,不同年齡段看便會有不同的感悟。
荀攸也是時常看老子的道德經的,因此臉上沒有什麼詫異。
在思索了一陣之後,荀攸還是將曹操給他的詔書拿出來了。
“叔父,此乃魏王手書詔令。”
一聽是曹操的詔書,荀連忙起身,跪伏在荀攸面前。
“臣荀,謹聽王令。”
此處沒有香案那些,但是荀攸還是把詔令裡面的內容念出來了。
完畢之後,荀從荀攸手上接過詔書,這時候,荀攸再將曹操批覆過的竹簡交還到荀手上。
荀接過竹簡與詔書,一番行禮感恩之後,便拿在手上端詳了。
他首先看的是詔書,接著看的是自己的竹簡。
除了開啟竹簡的時候荀頓了一下之外,其他時候,荀都很是平靜淡然。
這份平靜,這份淡然,彷彿在他面前的是如同道德經一般的典籍,而不是魏王的詔書以及竹簡批覆一般。
他太淡然了。
而這份淡然,讓荀攸心中有些恐懼。
無知者無懼。
而望死者,則心如止水。
荀像是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下場一般,最讓荀攸害怕的是,荀好像也接受了自己的這個下場了。
這一幕如同曹操在荀的竹簡上批覆一個否字一樣,都是在荀攸的預料之中的。
但預料之中歸預料之中。
荀攸的心裡很是悲切傷感。
他不想荀有這個結局。
他不該是這個結局的。
荀攸眼眶漸漸溼潤起來了。
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
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餘燻,空篝素被。
荀攸突然感慨起來,同時,他心中反問了自己一句:
難道,叔父只能與魏王對抗?
他...真的只有死這條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