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上臺,頒佈的一些政策有利人的地方,也有損人的地方,這很正常。
就譬如在之前,曹操便將山東的十萬人遷往了洛陽。
在洛陽關中的世家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是對於山東的世家來說,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世家的奢靡享受,自然是分攤到自己治下的佃農的。
但是曹操的這一個命令,直接是把山東世家的底蘊都抽了一半。
他們若是還不恨曹操,那倒是沒天理了。
當然,曹操之所以敢這麼做,首先一點,他是不怕山東世家的這些人。
其次,洛陽經歷了多次戰亂之後,人口凋敝,但是洛陽的地理位置確實是絕佳的。
曹操有意讓洛陽作為自己新的都城,因此,給洛陽遷人口的事情就是在所難免來的了。
世家或許知道曹操的心思,但是知道不代表他會理解。
畢竟損失的利益是他自己的,而失去利益者,向來是很難釋懷的。
就譬如現在在因此外城醉夢樓中的青年人一般。
這青年人一身錦服,樣子俊俏無比,看起來很像是貴家公子。
而他,也確實是世家子弟。
魏諷,字子京,濟陰(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人。
他有口才,整個鄴城為之傾動,算是三國時代的超級演說家了。
鍾繇因為這個原因舉薦他。
在鍾繇的舉薦下,魏諷做了西曹掾。
在此時,魏諷還籍籍無名,但是在後世,魏諷卻是聲名遠播。
當然,這所謂的聲名遠播,絕對不是英名。
而是臭名。
《世語》曰:諷字子京,沛人,有惑眾才,傾動鄴都,鍾繇由是闢焉。大軍未反,諷潛結徒黨,又與長樂衛尉陳謀襲鄴。未及期,懼,告之太子,誅諷,坐死者數十人。
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便是魏諷字子京,能蠱惑人心,名動鄴都,丞相鍾繇提拔了他。此時曹操大軍徵漢中未回,魏諷勾結黨羽,聯絡長樂衛尉陳陰謀攻佔鄴郡。結果陳中途告密與曹丕,於是誅殺魏諷,受牽連的達幾十人。
當然。
此時沒有關羽與他裡應外合。
照理說魏諷是沒有機會作死的。
但是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
老天要一個人死,卻是極少人能活下來。
而魏諷,沒有曹衝一般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