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把手上的蔡侯紙仔細的端詳起來,許久之後,又把它放了下去。
曹衝的三個問題,都是分上中下三等的,第一問,只有汪林一個人得到上等的評價,陸嵩雖然也寫出了答案,但卻沒過程,姑且給箇中等吧,而其他人,無一例外,都是下等的。
第二問中,就有很多人湧現出來的,畢竟軍事謀略大家都有研究,尤其是形勢之說,即使沒有多大的見解,也聽別人說過吧,因此在場諸位都是寫得滿滿的,有的見解千篇一律,有的則是有些獨特的見解,當然,最少的,是能讓曹衝眼中一亮的東西,這很少,但還真有一篇,這一篇是陸嵩所書寫的。
而第三篇,他的評價就更值得商榷了。
曹衝看完了所有的答案,所回答的有以下幾個。
第一,是行君子之道,用言語讓其他十人退卻,是他們口中所謂的孔孟之道。
曹衝看到這一點,基本上都是給了一箇中等的評價,至於為什麼不給上等或是下等評價,亦是有曹衝的一番見解。
不給上等,因為這個問題本來就操蛋,要真是利益之爭,孔孟之道有用?
沒用,但之所以不給他們一個下等評價,自然還是有當今的形勢問題的原因。
諸子百家,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就已經剩下一個儒家了,天下的人才,也基本上是儒家的,若是連孔孟之道都不能得箇中等,豈不是說你曹衝藐視儒家經典,到時候你就成了眾矢之的,更別說會有人才投效你了。
當然,只給了箇中等,也表明了曹衝對於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的輕視,我曹衝要的是真正的治世之能臣,不是那些只會耍嘴皮子的腐儒!
第二個回答,則是汪林的回答,此子說是要制定一個規則,就類似於競賽一類的,以文會友,輸的人就下去,這個回答自然有特點,曹衝於是給了他一個上等。
第三個,則是陸嵩的回答,他的回答只有幾筆,具體來說,是隻有一個字。
殺!
曹衝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熱血,這樣的血腥。
殺一字,肯定是不符合士子們心中的觀點的,但卻是這個時代需要的。
三國,從來就不是什麼太平盛世,常年的諸侯混戰,黃巾起義,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起義,已經是讓這個時代變得滿目瘡痍起來了。
百姓十不存一,人均壽命只有二十多歲。
人是可以活得很長的,如果不是因為戰亂的原因,誰會二十歲就死了?
當然那些做皇帝的不算,做皇帝的皆是九五之尊,白天要和大臣們鬥智鬥勇,晚上還有臨幸宮妃,短命是正常的,長命才不正常。
這個時代需要冷血,需要血腥,所以曹衝對陸嵩這個回答其實是贊同的,但即使是贊同,曹衝還是給陸嵩一個下等的評價。
你賞識是一回事,但也要考慮這個這個時代的背景,雖說三國時期是一個血的時期,但血腥之下,士子們是渴望盛世的,不論是荀彧賈詡還是他們這些不成名計程車子,他們都希望統一,渴望盛世。
殺一字,不符合他們的三觀。
曹衝若是給了他一個上等的評價,其他人再借閱他的這張紙,豈不是人人都會知曉我曹衝的品性!
一個殺字,直接讓曹衝苦心經營的仁德的人設毀壞,自然是沒有必要。
所以曹衝在思索完了之後,依然用筆毫沾了些墨汁,給陸嵩的蔡侯紙打上了一個下等二字!
“德水,將這些東西還與諸君吧!”
“諾!”趙焱低頭雙手拿過曹衝遞過來的三卷蔡侯紙,花了一點時間,便把蔡侯紙發到了諸君的手上。
其實說實在的,曹衝此舉在這個時代還是算是進步的,這簡直是一個簡化版的科舉了。
曹衝思索著,是不是可以直接跳過九品中正制,直接實行科舉制呢?
但片刻後,曹衝還是搖了搖頭
要搞科舉制,可不容易啊!
科舉制一出,便打破了世家對人才的壟斷,那些寒門弟子可以與世家子弟有同樣的出發點進入官場,光憑此點,這科舉制就不是這麼容易施行的了。
和世家爭奪利益,下場和隋朝估計沒有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