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外,萬人高呼萬歲的餘音似乎還沒有散去,傳令的太監已經回城休息了。
劉備手中握住黑色的龍紋詔書,臉上的神色卻沒有多高興。
荊州牧?
這曹操是什麼意思?
劉備不去打襄陽,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怕自己守不住,打了也是白打,但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仁義二字。
劉表仁義無雙,在自己落魄的時候給地給糧,然後自己在他屍骨未寒之際,就把他家給抄了?
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劉備相信,他要是敢真那麼做,自己的班底至少得走掉一半的人。
曹操起家靠手腕,靠眼光,靠身世,但我劉備手腕不如曹孟德,眼光不如曹孟德,這個中山靖王還是瞎編的。
要想和曹操爭霸天下,就只能靠仁義來彌補與曹操的差距了!
仁義是劉備死都不會放棄的!
後世新野幾萬人跟著劉備南逃江夏,為什麼劉備還要帶上他們?
難道劉備不清楚帶上他們一定會被曹軍騎兵追上嗎?
劉備當然是清楚,但他捨命做了這件事,還不是為了仁義!
可以名揚四海的仁義,連命都不要的仁義!
但現在情況卻是變了,有了手上這塊黑色的帛書,似乎,這仁義二字,便可完美的避免了!
我乃是陛下親封的荊州牧,我拿我自己的東西,這應該不違背仁義二字吧?
但,打下來可守得住?
劉備一時間陷入了患得患失之中。
在劉備身後,站著兩位漢子,還有一個文士打扮的人。
正是關羽張飛糜芳!
麋芳,字子方,東海朐縣(今江蘇連雲港)人。本為徐州牧陶謙部下,後與其兄糜竺拒絕曹操任命,一同投奔劉備。
這傢伙以後會因為與關羽不合而不給關羽給養,密謀江東,最終使得關羽被陸遜擊敗,一代英豪死於非命。
當然,此時的糜芳還算是劉備的小舅子呢!
趙飛粗大的手臂觸了觸關羽的手,黑臉上的眼睛卻很明亮。
“二哥,這陛下都給大哥封了荊州牧了,還不把這荊州打下來?”
關羽擼了擼下顎的美髯,眼睛一閉,身體隨著頭搖了起來。
“三弟,你莫不是沒去過許都,還記得曹**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