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可能有很多人沒聽過這箜篌謠,《箜篌謠》是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詩作。該詩是詩人對結交朋友的看法,表達了詩人對結交摯友之難的慨嘆。
前世曹衝重感情,好意氣,便和朋友們把這一首詩當做“接頭口號”,沒想到在這一世卻用上了。
此詩借用許多典故,大意是知己難得的感嘆。
身旁的周不疑早已淚眼婆娑,而楊囂也呆立當場。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他才十三歲,哪來的如此文采如此經歷?一定是抄的,對一定是抄的。
“不!此詩怎是汝等幼童所做,必定是假借他人之手!”
說著楊囂便要衝上前來,可惜,面對他的,只有許都令軍士的森冷大刀。
楊囂吞了一口口水,酒也醒了大半。
這次是丟人丟到家了!
自己在許都薄有名氣,卻輸給了曹衝之手,毫不意外,曹衝之名,必然如日中天,而他楊器的名聲,也絕對臭不可聞,甚至一輩子都活在曹衝的陰影之下!
而且,此時楊囂才想起來曹衝的身份!
司空的愛子啊!以曹操那性格,知道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還不吃了我,瞬間,楊器頭上的汗都留下來了。
“楊子玄,好歹你也是世家之後,怎能說出如此血口噴人之語?”周不疑的小心臟被曹衝弄得是七上八下,此刻回過神來就想發洩一二。
楊囂明顯就成了出氣筒。
周不疑還想與楊器理論一二,沒想到他居然跪了下來。
酒醒之後,膽子也便小了,他楊囂未及弱冠,子嗣未留,可不能就這樣不明不白的去了!
骨氣?那算什麼東西,能吃嗎?
曹衝搖搖頭,鬼才楊修有這樣的兒子,也是醉了,此刻捉弄他的心情也便沒了。
“算了,你走吧!下次不要讓我再看見你了!”
楊囂聽到這句話彷彿是聽到了天籟之音一般,磕了幾個頭,便帶著家僕匆匆走了。
這次他楊囂的臉都丟光了,再留在此處,也是一個笑話。
丟人啊!
“哈哈哈!”
“哈哈哈!”
看著楊囂一瘸一拐的樣子,周不疑和曹衝相視一笑,心中暢快無比!
“文直,來飲此杯!”
這才是我要的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