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羅娜一直很重視那些商人與傭兵們口中的傳聞,也正是透過那些行走於各地的商旅,費羅娜知道了伊達爾公國工分制度,知道了伊達爾公國的變化與改革。
她更知道那些在伊達爾公國不斷矗立的奇觀,聽說過伊達爾人立志出海遠航的野望,甚至還了解過伊達爾中央情報局的名號!
換句話說……
費羅娜和她所代表的格拉夫家族,是對伊達爾公國的瞭解最為清晰、最為客觀的帝國貴族!
可是,
這些畢竟都只是聽說,只是經過了交叉比對之後得出的情報。
也正是因此,在下定決心前往伊達爾公國的時候,費羅娜是糾結的,最終拍板的喬哈恩也是頗有些心虛的。
因為……如果伊達爾公國不像姐弟倆所想象的那般,那麼格拉夫家族不但會失去世襲的土地,更會遭受無比沉重的打擊。
直到現在,她終於親自來到這片土地,第一次用自己的雙眼看到了正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變化!
這一次,她想憑藉著自己的雙眼來丈量這片土地,來親眼看一看,這裡值不值得堵上格拉夫家族的全部籌碼。
而很顯然,至少到目前為止,伊達爾公國給予了姐弟倆與一種與帝國內陸全然不同的感受,也讓費羅娜的心中擁有了些許底氣。
格拉夫家族所擁有的觸手與情報網路,讓費羅娜擁有著遠超其他貴族的籌碼。
她希望能夠憑藉著自己的遊說,在這片位於帝國東部的土地上,為格拉夫家族爭取更多的利益。
畢竟……
在費羅娜看來,如今的伊達爾公國就像是一艘剛剛啟航的巨輪,只有儘早登船,才能夠為格拉夫家族謀取更多的利益!
……
黃包車緩緩穿過城門,伊達爾城中廣闊的街道,終於呈現在了姐弟倆眼前。
初冬的伊達爾城,依舊人來人往。
或許是由於那些在平日裡從事農業生產的民眾們終於得到了幾分閒暇,再加上大量平民湧入城中做工,伊達爾城中甚至要比平日還要熱鬧了幾分。
不但往來的客商旅人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不少民眾專門從周圍的村鎮中趕來,為的就是在這城裡新開的百貨商場中,置辦一身過冬的衣裳。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身上的衣服都不知穿過了多少年,過冬的棉衣早已破舊不堪,本就老舊的衣服上,到處都是縫縫補補的痕跡。
對於很多的家庭而言,過冬的衣服那都是祖父穿了父親穿,父親穿了兒子穿,兒子穿了孫子穿,由於生活的困窘,多少年都不見得能夠添置一件。
直到……伊達爾紡織廠的建立。
時至今日,珍妮機的大規模使用以及連通奧丁帝國與伊達爾公國的海上商路的興盛,直接導致成衣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再加上民眾收入的普遍增加,給自己的家庭添置一件新衣幾乎已經成為了無數伊達爾民眾在一年裡給自己定下的小目標。
所以,臨近寒冬,不少年輕人興致勃勃地領著自己仍舊在世的祖父去剛剛開業的百貨商場購置衣物。
而在這段時間裡,《伊達爾日報》中也湧現出了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比如說……
如果今年能夠添置一件新衣,那麼祖父身上的舊衣服就能傳給父親,父親身上的衣服就能夠留給母親,母親的衣服就能夠交給妻子,妻子身上的衣服就可以穿在自己的身上,而自己已經穿了好久的棉衣,也終於可以傳到兒子的手中!
總之,這其實並不只是段子,而是很多家庭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