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讓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
大師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大師,除了他們自身所擁有的高超的設計理念與淵博的學識之外,是因為他們的身後有著無數的徒子徒孫,有著無數的被人視為可塑之才的學生們。
當這些年輕的建築人才的老師們,成群結隊的來到伊達爾領之後,這些學生哪有不跟過來的道理?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到了現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伊達爾幾乎聚集了這片大陸上最為頂尖的建築大師。
他們抱著成捆的圖紙,蝸居於各個工地的角落,除了奇觀之外,還為伊達爾領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助力!
“造!”
“當然要造!”
對於造大學這件事情,布魯諾早就已經下定了決心。
在他看來,造學校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畢竟,
這是歷代穿越者的一項傳統藝能。
在大唐,雲家的玉山書院歷經百年滄桑;在大明,方家的西山書院締造了千年變革。
而現在,布魯諾終於也要造學校了。
伊達爾公立大學的建造地點,終究沒有被選在伊達爾城之中。
很顯然,在布魯諾的規劃之中,大學很大,大到伊達爾城裝不下。
而雙點學院所在的伊達爾河南岸,自然也就成為了布魯諾心目之中的首選地點。
因為除了建了一座起點孤兒院,辦了一個雙點學院之外,伊達爾河南岸的這片土地,基本上處於未被開發的狀態。
工業區集中在伊達爾河以北,那慕爾要塞以南;農業區集中在伊達爾河以南,曼恩要塞以北。
以上的這兩條,基本上就是伊達爾領的現狀。
所以,
在伊達爾河南岸的這片處女地上,
布魯諾可以肆意發揮,全面規劃,直接搞出一個與伊達爾城遙相呼應的大學城,帶動整個伊達爾河南岸發展!
說到大學,
雖然布魯諾對於玉山書院、西山書院之類的學院很是嚮往,
但是有一說一,
布魯諾的身邊都是一群白面板藍眼睛,周圍都是一堆傳統的諾曼風格的西式建築,要是強行搞什麼稷下學宮之類的,難免會有一絲違和感。
所以,古色古香、雕樑畫棟的中式建築,布魯諾肯定是搞不了的。
可是這並不妨礙布魯諾將未來的伊達爾公立大學,昇華為伊達爾公國、甚至這片大陸上,最引人矚目的建築奇觀!
沒錯,雖然北邊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尚未完工,但是布魯諾又要開始錘奇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