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衣羅漢鳩摩羅歙,西域大雪山大覺寺的羅漢堂首座,佛門第一位以殺證得羅漢果位的傳奇僧人。
他曾三次出佛入佛,前兩次是報仇,第三次被魔教蠱惑由佛入魔,成了人人喊打的大魔頭。
就這樣一位殺人無數的大魔頭卻在最後幡然醒悟,重新皈依佛門,還證得佛門的羅漢果位。
正應了佛門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偈語,因此還成了佛門教導眾生的典故。
只是一個大魔頭放下屠刀就不再追究以前的殺業罪孽,踏著魂骨血證得的果位還成了佛門典故,受人香火,這事怎麼看都覺得諷刺和不可思議。
但佛門就是這道理。
說他斬斷過去因果,那就是涅槃重生的新人。說他先前種種皆是在歷恆河沙數劫難,那就是在度盡諸苦厄。
佛門梵音卷書說金剛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在李景源看來這金剛怒目和菩薩低眉都是看人講道理的手段。
所謂佛門道理大抵就是這兩個了。
鳩摩羅歙緩步而來,落腳生根,身上那沒有半點佛家道理的血色袈裟竟是豔麗起來,此刻那他那是什麼佛門羅漢,反倒是頭絕世老魔。
所謂羅漢果位在佛門三果位之一,為解脫道聖者,羅漢渡人,旨在解脫人。
而鳩摩羅歙曾經由魔入佛,大半生的殺業罪孽化作了金剛怒目手段,尤擅解脫他人。
趙高神色凝重,一晃身擋在李景源面前, 寬袍衣袖間出現細窄小劍,身上黑氣升騰而起,兩兩對峙。不見二人有何動作,只看到倆人身前空間在震動,視野景象竟是扭曲起來。
鄧太阿眉頭一皺,輕聲道:“這血衣羅漢倒是厲害,那他金身可不好破開。趙高,要不換個對手。”
趙高沒說話,反倒是那木訥刻板的宋軍刀說話了,道:“那可不行,我此來是要攔住你,我的刀還不夠鋒利,需要同級別的劍磨刀。”
鄧太阿眯著眼,眼中殺機浮動。用他的劍磨刀,自他成了劍道鰲頭以來,還沒人有這麼大的口氣。
趙高面無表情道:“鄧劍神,不用擔心我。羅漢也好,菩薩也罷,膽敢傷害殿下,我的剔骨劍都會割下他的頭顱。”
趙高身上黑氣越發濃郁,襯托著無法無天的魔意。他本就不慈善的臉此刻尤為猙獰嚇人,他已然動了真火。
那細小剔骨劍上黑光湛湛,森冷無比,冷冷道:“我要剔光你的肉,用你的羅漢金身骨塑一尊像送給殿下。”
趙高一步跨出,一劍刺出,竟是出現數百劍影。
看似一劍,實則出了百劍,密集劍影構成了漆黑劍網,要將鳩摩羅歙罩殺。
這位來自大覺寺的羅漢堂首座只是震了震手中水磨禪杖,那犀利劍網竟是被輕易震散了。
鳩摩羅歙臉上笑容斂去,面無表情的喝了一聲佛號,道:“施主殺孽太重,死後必入阿鼻地獄。貧僧為施主解脫超度,讓你去了阿鼻地獄也少受些困難。”
“我就是阿鼻之主,何須受難。” 趙高再度向前,剔骨劍上激射出一圈圈的森羅劍氣。
鳩摩羅歙眼中驀的出現一絲血意,李景源竟是在他背後看到了一尊閉眼羅漢金身像,羅漢金身盤坐在一條腥氣血海上,無數枯骨冤魂在血海中掙扎。
這些枯骨冤魂抓著羅漢金身,企圖將他拽入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