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陽神符是大國皇室老祖以天外神鐵打造,是大燕朝皇帝的象徵,但它還有個更出名的傳說:
大燕寶藏。”
“據說大燕皇帝在大燕王朝崩塌時,強斂天下財富,收皇室武學、重寶,藏於一處,用給大燕皇室後人東山再起的資本。
而這照陽神符就是開啟大燕藏寶地的鑰匙。”趙高說道。
大燕王朝是前朝,大衡便是推翻了大燕建立的政權。
李景源:“都過去兩百多年了,大燕藏寶地還沒找到,這事怕是假的吧。”
趙高搖搖頭:“這就不知道了,但是據記載照陽神符每次現世都會掀起腥風血雨,無數人拼死爭奪。
二十年前,照陽神符出現過一次,當時就引的江湖動亂,甚至藩王起兵,隱世老怪出世搶奪,甚至一直鬼祟行動的大燕餘孽都出手了。”
李景源挑眉:“這大燕餘孽真夠頑強地,大燕都亡了兩百年了,還不死心。”
趙高道:“那嶺南小朝廷不滅,大燕餘孽便不會徹底消失。”
衡元帝為徹底消除大燕人心中希望,馬踏大燕皇宮,血屠了大燕皇室。
據說只有一位小公主僥倖活了下來,在一幫大燕死忠的保護下躲進了嶺南,依靠著嶺南崇山峻嶺的地形躲過了追捕。甚至在嶺南中建立了大燕小朝廷,延續至今。
兩百年來,這群大燕餘孽從未放棄過復國,一直在大衡作亂。
大衡每次動亂的背後都有大燕餘孽的影子。
“二十年前,那位荀三甲有沒有出現。”
“出現了,他以一己之力將藩王十萬大軍攔在雞鳴山,讓其進退不得。”
大燕餘孽中最出名者就是這位荀三甲,他號稱是以大燕小朝廷兩百年氣運養出的真龍士。
荀三甲原名荀仲道,他曾以大衡儒生之名參加科舉,在鄉試、會試以及最後的殿試中皆斬獲得一甲頭名。
因此有了荀三甲之稱。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說是這荀仲道棋道、儒道、書道天下第一,故名荀三甲。
荀三甲真正為人所知的是那場驚心動魄的蜀中局。
三十五年前,荀三甲以最優成績奪得科舉榜首,深得衡山帝欣賞。但他沒有在朝為官,而是去了蜀中當了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
僅僅用了三年從七品縣令升至蜀中刺史,又以兩年時間讓蜀中經濟翻了三倍,將蜀中治理的井井有條。
被蜀地百姓贊為荀青天。
然而等到了第六年,天下大旱,世家勳貴囤糧謀暴利,致使民不聊生,民怨沸騰。
蜀王立馬打著衡山帝不仁,天降旱災的由頭揭竿而起,要謀朝篡位,荀三甲就是蜀王的第一謀士。
荀三甲治蜀兩年,遐邇聞名,他振臂一呼,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響應。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蜀中世家豪紳支援。
蜀王在短時間聚兵馬二十萬,一路橫掃兩州之地。收降兵,收流民,兵力一度達到了驚人的五十萬,勢頭剛勁,直指京都。
衡山帝不得不調遣嚴防北境的三十萬精兵剿叛,雙方最終於洞冥谷決戰。
蜀王底蘊不足,最終落敗收場。
但這一戰雙方死傷多達四十萬之多,大衡王朝因此元氣大傷,足足休養生息了五年才恢復過來。
這場驚世大叛亂,蜀王被梟首,衡山帝要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大衡,他們都不是贏家。